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一、我国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概述 | 第11-25页 |
(一) 检察侦查权及其相关概念 | 第11-15页 |
1. 检察侦查权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2. 检察侦查权的分类 | 第12-14页 |
3. 检察侦查权的制约 | 第14-15页 |
4. 检察侦查权的内部制约机制 | 第15页 |
(二) 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存在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必要性 | 第15-20页 |
1. 理论基础 | 第15-18页 |
2. 现实必要性 | 第18-20页 |
(三) 我国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的特征 | 第20-22页 |
1. 全面性 | 第20-21页 |
2. 主动性 | 第21页 |
3. 及时性 | 第21页 |
4. 有效性 | 第21-22页 |
(四) 我国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的原则 | 第22-25页 |
1. 制约和被制约相结合原则 | 第22页 |
2. 事后制约与事前制约相结合原则 | 第22-23页 |
3. 静态制约和动态制约相结合原则 | 第23页 |
4. 由单一制约形式向多种制约形式转变原则 | 第23-25页 |
二、我国检察侦查权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| 第25-40页 |
(一) 我国检察侦查权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5-31页 |
1. 检察侦查权运行过程中的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 | 第25-26页 |
2. 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徇私枉法、滥用职权以及受贿行为 | 第26-27页 |
3.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中的违法行为 | 第27-28页 |
4. 执行办案规范和纪律规定不严格 | 第28-29页 |
5. 违法扣押涉案财物行为 | 第29页 |
6. 泄露案件秘密、私自会见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以及干预案件办理行为 | 第29-31页 |
(二) 我国检察侦查权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| 第31-40页 |
1. 检察侦查权的配置不科学 | 第31-33页 |
2. 我国检察侦查权制度设计上的不足和缺陷 | 第33-38页 |
3. 检察侦查人员思想方面的原因 | 第38-40页 |
三、完善检察侦查权内部监督的若干举措 | 第40-53页 |
(一) 强化检察科学司法,实现检察侦查权的合理配置 | 第40-43页 |
1. 完善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 | 第41-42页 |
2. 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批捕权划归法院 | 第42-43页 |
(二) 强化内部检察制度的创新,实现司法公正 | 第43-50页 |
1. 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 | 第43-45页 |
2. 完善检务公开制度 | 第45-46页 |
3. 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| 第46-49页 |
4. 完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 | 第49-50页 |
(三) 强化检察侦查人员的素质,实现司法为民 | 第50-53页 |
1. 提高检察侦查人员业务能力与执法水平 | 第51页 |
2. 提高检察侦查人员的个人修养 | 第51-52页 |
3. 增强检察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 | 第52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