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行政诉讼法论文

行政诉讼中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11页
引言第11-13页
一、行政规范性文件界说第13-26页
 (一) 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涵义第13-17页
  1. 学界的不同表述第13-14页
  2. 法律规范中的称谓梳理第14-15页
  3. 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特征第15-17页
 (二) 规范性文件的范围第17-21页
  1. 学理上的分类第18-19页
  2. 可附带审查的规范性文件的法定范围第19-21页
  3. 规范性文件可附带审查的前提条件第21页
 (三) 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地位第21-26页
  1. 行政规范性文件不属于“法”第21-22页
  2. 行政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执法的依据第22-24页
  3. 行政规范性文件在司法审判中的地位第24-26页
二、行政诉讼“附带审查”的涵义及实质分析第26-36页
 (一) “附带审查”的法律文本解读第26-30页
  1. “附带审查”的文义解释第26-28页
  2. 与《行政复议法》中“附带审查”制度之比较第28-30页
 (二) 行政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确立的意义第30-31页
  1. 加强了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第30-31页
  2. 扩大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监督的范围第31页
  3. 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第31页
 (三) 行政诉讼附带审查制度的实质剖析第31-34页
  1. 限制了行政相对人的诉权第31-32页
  2. 限缩了人民法院的审判权第32-33页
  3. 影响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的程序第33-34页
 (四) 行政诉讼附带审查与“参照规章”的辨析第34-36页
  1. 行政诉讼“参照规章”的含义第34-35页
  2. 附带审查与参照规章的异同辨析第35-36页
三、行政诉讼中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内容和标准第36-47页
 (一) 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权限的审查第37-39页
  1. 制定权限的审查第37-38页
  2. 合法性审查标准第38-39页
 (二) 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具体内容的审查第39-45页
  1. 内容违法的具体表现第39-40页
  2. 合法性审查标准第40-43页
  3. 合理性审查标准第43-45页
 (三) 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的审查第45-47页
  1. 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第45-46页
  2. 法定程序第46-47页
  3. 正当程序第47页
四、行政诉讼中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程序第47-56页
 (一) 关于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请求的管辖第48-50页
  1. 《行政诉讼法》修改前的讨论第48-49页
  2. 《行政诉讼法》及相关司法解释无特别规定第49-50页
  3. 本文观点第50页
 (二) 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方式第50-53页
  1. 开庭审理抑或书面审理第51-52页
  2. 制定机关在附带审查程序中的法律地位第52-53页
 (三) 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具体开展第53-56页
  1. 贯彻“行政诉讼审被告”的原则第54页
  2. 附带审查具体体现为被诉行政行为法律适用的审查第54-56页
五、行政诉讼中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处理及其效力第56-63页
 (一) 人民法院附带审查规范性文件后的处理第56-58页
  1. 认定不合法第56-57页
  2. 向制定机关提出司法建议第57-58页
 (二) 司法建议的效力第58-63页
  1. 司法建议对制定机关的效力第59-60页
  2. 司法建议的落实第60-63页
结语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董事不越权义务研究
下一篇:我国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