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

中国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3页
 一、 研究背景第7页
 二、 国内外研究第7-10页
  (一) 国外研究第7-8页
  (二) 国内研究第8-10页
 三、 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(一) 理论意义第10-11页
  (二) 现实意义第11页
 四、 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-12页
  (一) 研究思路第11页
  (二) 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五、 研究的重点、难点和创新点第12-13页
  (一) 研究重点第12页
  (二) 研究难点第12页
  (三) 研究创新点第12-13页
第二章 中国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存在的突出问题第13-20页
 一、 社会转型对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不确定影响第13-15页
 二、 经济全球化对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冲击第15-16页
 三、 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负面影响第16-17页
 四、 网络对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弱化影响第17-18页
 五、 当代人格危机对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不良影响第18-20页
第三章 中国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合理内核第20-23页
 一、 公民个体价值与公民整体价值的结合第20-21页
 二、 公民契约价值与公民伦理价值的融合第21页
 三、 公民自由价值与公民一元价值的协调第21-23页
第四章 中国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原则第23-27页
 一、 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第23-24页
 二、 集体主义原则第24-25页
 三、 以人为本原则第25-27页
第五章 中国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主要内容第27-31页
 一、 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个体性内容第27-28页
 二、 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社会性内容第28-29页
 三、 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法律性内容第29页
 四、 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政治性内容第29-31页
第六章 中国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实现环境与渠道第31-37页
 一、 实现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经济环境第31-32页
 二、 实现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政治环境第32页
 三、 实现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文化环境第32-33页
 四、 实现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人格渠道第33-34页
 五、 实现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教育渠道第34-35页
 六、 实现公民人格教育有效性的社会渠道第35-37页
结语第37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0页
致谢第40页

论文共4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意义
下一篇: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