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菱镁矿原矿制备烟气脱硫剂的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3页 |
·引言 | 第10页 |
·二氧化硫危害及排放情况 | 第10-12页 |
·二氧化硫危害 | 第10-11页 |
·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烟气脱硫技术发展 | 第12-16页 |
·湿式镁法烟气脱硫 | 第13-14页 |
·湿式钙法烟气脱硫 | 第14页 |
·双碱法烟气脱硫 | 第14-15页 |
·氨法烟气脱硫 | 第15-16页 |
·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 | 第16页 |
·国内外湿法镁基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 | 第16-19页 |
·国外湿法镁基脱硫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·国内湿法镁基脱硫的研究进展 | 第19页 |
·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的研究 | 第19-21页 |
·无机添加剂 | 第20页 |
·有机添加剂 | 第20-21页 |
·复合添加剂 | 第21页 |
·低档菱镁矿再利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| 第21-22页 |
·课题的提出 | 第22页 |
·论文创新点 | 第22-23页 |
2 实验部分 | 第23-27页 |
·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23-24页 |
·实验原料及试剂制备 | 第24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24页 |
·实验步骤及脱硫率计算 | 第24-25页 |
·检测和分析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碘量法 | 第25页 |
·ICP 检测法 | 第25-26页 |
·扫描电镜(SEM)分析原理 | 第26页 |
·X-射线衍射分析原理 | 第26-27页 |
3 不同等级菱镁矿烟气脱硫实验 | 第27-35页 |
·实验内容 | 第27页 |
·烟气脱硫原理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8-34页 |
·反应时间对不同等级菱镁矿脱硫率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脱硫浆液 pH 值变化及对脱硫率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·化学成分对不同等级菱镁矿脱硫率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4 浮选后菱镁矿湿法烟气脱硫实验 | 第35-42页 |
·实验内容 | 第35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5-41页 |
·脱硫剂 X-射线衍射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脱硫剂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36页 |
·反应时间对尾矿脱硫性能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·脱硫剂浆液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脱硫剂质量分数对脱硫率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小结 | 第41-42页 |
5 不同酸对浮选后菱镁矿脱硫性能的影响 | 第42-51页 |
·实验内容 | 第42页 |
·有机酸对尾矿脱硫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7页 |
·有机酸对 MgCO3溶解性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不同种类有机酸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5页 |
·不同摩尔浓度有机酸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有机酸对脱硫剂显微结构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无机酸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实验内容 | 第47-48页 |
·不同种类无机酸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| 第48页 |
·复合酸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·实验内容 | 第48-49页 |
·不同有机酸复合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| 第49页 |
·有机酸与无机酸复合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1页 |
6 动力学研究 | 第51-57页 |
·气相阻力控制动力学 | 第51-53页 |
·气体扩散原理 | 第51-52页 |
·二氧化硫扩散 | 第52-53页 |
·菱镁矿溶解阻力控制动力学 | 第53-56页 |
·小结 | 第56-57页 |
7 结论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