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5页 |
ABSTRACT | 第15-1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9-32页 |
·替硝唑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2页 |
·理化性质 | 第19页 |
·药理活性 | 第19页 |
·作用机制 | 第19-20页 |
·药动学特点 | 第20页 |
·临床应用 | 第20-21页 |
·联合用药 | 第21-22页 |
·不良反应 | 第22页 |
·相互作用 | 第22页 |
·民族因素对药动学的影响 | 第22-24页 |
·群体药动学研究 | 第24-25页 |
·药代酶基因多态性对药动学影响 | 第25-30页 |
·药物基因组学概述 | 第25-26页 |
·遗传平衡规律 | 第26-27页 |
·药代酶CYP3A4基因多态性 | 第27-28页 |
·聚合酶链式反应-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(PCR-RFLP) | 第28-30页 |
·药代酶的诱导与抑制 | 第30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及课题思路 | 第30-32页 |
第二章 替硝唑片在中国五个民族健康人群的药动学研究 | 第32-66页 |
·替硝唑人体内血浆样品的分析方法 | 第32-37页 |
·仪器与材料 | 第32-33页 |
·血浆样品的测定方法 | 第33页 |
·分析方法确证 | 第33-37页 |
·分析方法的实施 | 第37页 |
·替硝唑在五个民族健康人群中的药动学研究 | 第37-62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37页 |
·试验研究方案 | 第37-39页 |
·替硝唑在汉族健康人群药动学研究 | 第39-42页 |
·替硝唑在蒙古族健康人群药动学研究 | 第42-46页 |
·替硝唑在朝鲜族健康人群药动学研究 | 第46-49页 |
·替硝唑在回族健康人群药动学研究 | 第49-52页 |
·替硝唑在维吾尔族健康人群药动学研究 | 第52-55页 |
·单剂量口服替硝唑在中国五个民族健康人群的药动学比较 | 第55-62页 |
·讨论 | 第62-65页 |
·试验条件的选择 | 第62-63页 |
·预处理方法及内标的选择 | 第63页 |
·五个民族血药浓度的测定 | 第63页 |
·替硝唑五个民族药动学比较结果 | 第63-65页 |
·临床意义 | 第65页 |
·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三章 中国多民族健康受试者口服替硝唑片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| 第66-89页 |
·材料 | 第66-67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66-67页 |
·血样的采集及测定 | 第67页 |
·软件 | 第67页 |
·群体药物动力学分析方法 | 第67-69页 |
·基础模型的建立 | 第67-68页 |
·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68-69页 |
·结果 | 第69-82页 |
·血药浓度-时间曲线 | 第69页 |
·基础模型 | 第69-72页 |
·最终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 | 第72-74页 |
·基础模型和最终模型诊断图评价 | 第74-79页 |
·药物动力学参数个体间变异分布频率图 | 第79-82页 |
·讨论 | 第82-88页 |
·结构模型的选择 | 第82页 |
·影响中央室清除率CL_1的相关因素 | 第82-84页 |
·影响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_1的相关因素 | 第84-85页 |
·影响周边室表观分布容积V_2的相关因素 | 第85-88页 |
·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四章 CYP3A4*18B基因多态性对替硝唑药动学的影响 | 第89-103页 |
·仪器与材料 | 第89-90页 |
·仪器 | 第89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89-90页 |
·CYP3A4*18B基因多态性的筛选方法 | 第90-93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90页 |
·血样本的采集 | 第90页 |
·DNA的提取及纯度鉴定 | 第90-91页 |
·PCR扩增 | 第91-92页 |
·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| 第92页 |
·PCR-RFLP方法检测基因型 | 第92-93页 |
·CYP3A4*18B基因多态性筛选结果 | 第93-94页 |
·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| 第93页 |
·CYP3A4*18B等位基因在健康受试者中的突变频率 | 第93-94页 |
·Hardy-Weinberg平衡计算 | 第94页 |
·CYP3A4*18B基因多态性对替硝唑药动学的影响 | 第94-101页 |
·研究方案 | 第95页 |
·结果 | 第95-101页 |
·讨论 | 第101-102页 |
·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第五章 克拉霉素及地塞米松对替硝唑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| 第103-114页 |
·替硝唑大鼠体内血浆样品的分析方法 | 第103-106页 |
·仪器与材料 | 第103页 |
·血浆样品的测定方法 | 第103-104页 |
·分析方法确证 | 第104-106页 |
·分析方法的实施 | 第106页 |
·克拉霉素及地塞米松对大鼠体内替硝唑药动学的影响 | 第106-112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06页 |
·试验研究方案 | 第106-107页 |
·结果 | 第107-112页 |
·讨论 | 第112页 |
·小结 | 第112-114页 |
全文结论 | 第114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22页 |
致谢 | 第122-12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23-124页 |
发表文章 | 第124-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