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型汽车副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与轻量化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9-14页 |
·课题的意义 | 第9-11页 |
·有限元法的应用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有限元法概述及有限元软件简介 | 第14-21页 |
·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和概念 | 第14-15页 |
·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| 第14页 |
·有限元法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·有限元法的特点 | 第15页 |
·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 | 第15-18页 |
·有限元软件 ANSYS 简介 | 第18-20页 |
·ANSYS 的组成 | 第18-20页 |
·ANSYS 的技术特点 | 第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车架模型的建立 | 第21-31页 |
·2528K 型自卸车的结构简况及其设计参数简介 | 第21-23页 |
·2528K 型自卸车的结构简况 | 第21-22页 |
·2528K 型自卸车的设计参数 | 第22-23页 |
·车架实体模型的建立 | 第23-27页 |
·车架结构简介 | 第23-24页 |
·副车架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| 第24-27页 |
·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7-30页 |
·单元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·网格划分 | 第28-29页 |
·主副车架之间连接方式的处理 | 第29-30页 |
·边界约束条件的确定 | 第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副车架结构的静态分析 | 第31-43页 |
·结构静态分析基础 | 第31-32页 |
·计算工况的选择 | 第32-33页 |
·纯弯曲工况 | 第33-35页 |
·纯弯曲工况下约束与载荷的添加 | 第33页 |
·纯弯曲工况的计算结果 | 第33-35页 |
·弯扭联合工况 | 第35-37页 |
·弯扭联合工况下约束与载荷的添加 | 第35页 |
·弯扭联合工况下的计算结果 | 第35-37页 |
·卸载工况 | 第37-42页 |
·卸载工况下位移与约束的添加 | 第37-39页 |
·卸载工况下的计算结果 | 第39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五章 副车架结构的模态分析 | 第43-50页 |
·模态分析简介 | 第43-45页 |
·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| 第43-44页 |
·模态分析的过程 | 第44-45页 |
·模态分析常用的提取方法 | 第45页 |
·2528K 型矿用自卸车副车架的模态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50页 |
第六章 副车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的分析 | 第50-61页 |
·结构优化概述 | 第50页 |
·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| 第50-51页 |
·结构优化设计的种类 | 第51-53页 |
·截面尺寸优化 | 第51页 |
·形状优化 | 第51-52页 |
·拓扑优化 | 第52-53页 |
·ANSYS 中优化设计的方法 | 第53-54页 |
·ANSYS 中优化设计的实现方案 | 第54-55页 |
·Design Opt 模块 | 第54-55页 |
·DesignXplorer VT 模块 | 第55页 |
·Topological OPT 模块 | 第55页 |
·2528K 型自卸车副车架优化设计的实现 | 第55-59页 |
·设计变量的选取 | 第56-57页 |
·状态变量的选取 | 第57页 |
·目标函数的选取 | 第57-58页 |
·优化计算的结果 | 第58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·论文总结 | 第61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