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导论 | 第11-59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11-14页 |
(一)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实践中伦理困境的普遍性 | 第11-12页 |
(二) 价值多元加剧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伦理困境 | 第12-13页 |
(三)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能提供应对伦理困境的依据 | 第13-14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4-52页 |
(一) “专业”内涵及其特质的相关研究 | 第14-21页 |
(二) 伦理与教师专业伦理内涵的相关研究 | 第21-36页 |
(三) 伦理困境内涵及其特性的相关研究 | 第36-38页 |
(四) 教师伦理困境内涵及其类型的相关研究 | 第38-46页 |
(五) 应对伦理困境策略的相关研究 | 第46-52页 |
(六)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| 第52页 |
三、核心概念界定 | 第52-53页 |
(一) 专业伦理 | 第52页 |
(二) 伦理困境 | 第52-53页 |
四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53-59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53-55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55-59页 |
第一部分 问题表征 | 第59-87页 |
第一章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实践中的伦理困境类型 | 第59-79页 |
一、观念冲突困境:如何利于学生发展 | 第59-63页 |
(一) 功利取向与人本取向的矛盾 | 第59-61页 |
(二) 家长观念与教师信念的抵牾 | 第61-63页 |
二、忠诚冲突困境:对谁负责 | 第63-72页 |
(一) 对同事负责还是对学生负责 | 第63-70页 |
(二) 对行政人员负责还是对学生负责 | 第70-72页 |
三、立场冲突困境:如何对待规范 | 第72-79页 |
(一) 是否遵守规范的冲突 | 第72-74页 |
(二) 遵守何种规范的冲突 | 第74-79页 |
第二章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对伦理困境方式的调查分析 | 第79-87页 |
一、教师应对伦理困境的偏好方式 | 第79-83页 |
(一) 规避和委托方式出现频率最低 | 第80页 |
(二) 单方决策方式出现频率最高 | 第80-82页 |
(三) 教师倾向采用不完全商谈与完全商谈方式 | 第82-83页 |
二、教师应对伦理困境方式的偏差 | 第83-87页 |
(一) 教师偏好方式与实际应对方式差别较大 | 第83-84页 |
(二) 伦理困境的内容变量对教师的影响更大 | 第84-87页 |
第二部分 原因探寻 | 第87-111页 |
第三章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伦理困境的境域性因素分析 | 第87-95页 |
一、激发教师伦理困境的时代性因素 | 第87-90页 |
(一) 全球化带来的价值多元 | 第87-89页 |
(二) 社会转型引发的价值失序 | 第89-90页 |
二、激化教师伦理困境的场域性因素 | 第90-95页 |
(一) 作为新理念的新课程改革 | 第91-92页 |
(二) 作为意识形态的考试竞争 | 第92-93页 |
(三) 作为法定权力的知识制度 | 第93-95页 |
第四章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伦理困境的具体性因素分析 | 第95-111页 |
一、教师价值观冲突因素 | 第96-98页 |
(一) 价值规则之间的冲突 | 第96-97页 |
(二) 不同主体的价值冲突 | 第97-98页 |
二、教师专业服务的对象因素 | 第98-100页 |
(一) 服务对象的多重性 | 第99-100页 |
(二) 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性 | 第100页 |
三、教师的专业特性因素 | 第100-105页 |
(一) 教师专业的不确定性和无边界性 | 第101-103页 |
(二) 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| 第103-104页 |
(三) 教师专业的道德特性 | 第104-105页 |
四、教师的专业素质因素 | 第105-111页 |
(一) 专业知能的缺乏 | 第105-106页 |
(二) 专业理念的缺失 | 第106-111页 |
第三部分 解困措施 | 第111-153页 |
第五章 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伦理困境的专业化路径 | 第111-135页 |
一、完善专业的伦理支持体系 | 第111-118页 |
(一) 组建教师专业伦理组织或委员会 | 第111-115页 |
(二) 重建教师专业伦理规范 | 第115-116页 |
(三) 建立专业伦理的保障体系 | 第116-118页 |
二、提升教师的专业伦理素养 | 第118-135页 |
(一) 夯实教师的伦理知识基础 | 第118-121页 |
(二) 发展教师的专业伦理能力 | 第121-127页 |
(三) 提升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的方法 | 第127-135页 |
第六章 应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伦理困境的策略 | 第135-153页 |
一、伦理抉择策略 | 第137-141页 |
(一) 价值排序及其方法 | 第137-140页 |
(二) 伦理抉择的实施 | 第140-141页 |
二、实践对话策略 | 第141-145页 |
(一) 话语伦理与对话环境 | 第142-143页 |
(二) 实践对话策略的实施 | 第143-145页 |
三、自我更新策略 | 第145-148页 |
(一) 自我与自我更新 | 第145-146页 |
(二) 自我更新策略的实施 | 第146-148页 |
四、复杂思维策略 | 第148-153页 |
(一) 复杂思维与态度 | 第149-150页 |
(二) 承认并超越伦理困境 | 第150-153页 |
结语 | 第153-155页 |
附录 | 第155-1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1-173页 |
致谢 | 第173-175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