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分子生物学论文--基因工程(遗传工程)论文

重组表位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

提要第1-6页
中文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3页
英文缩写词表第13-14页
第一章 前言第14-38页
   ·重组表位蛋白第14-19页
     ·表位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肿瘤抗原和病毒抗原第15-16页
     ·表位连接物第16-19页
   ·口蹄疫病毒及口蹄疫疫苗研发进展第19-23页
     ·口蹄疫 (Foot-and-mouth disease)第19-21页
     ·口蹄疫疫苗研发进展第21-23页
   ·重组表位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影响因素第23-36页
     ·大肠杆菌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表达载体第24-25页
     ·mRNA 结构及稳定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发酵条件第26-29页
     ·氨基酸性质第29-33页
     ·密码子第33-36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6-37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37-38页
第二章 材料与方法第38-48页
   ·材料第38-39页
     ·FMDV 病毒株第38页
     ·氨基酸序列第38页
     ·引物设计第38页
     ·限制性内切酶及其他试剂第38-39页
     ·载体第39页
     ·宿主菌第39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设备第39页
   ·方法第39-48页
     ·重组 DNA 分子的构建、筛选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甘油菌种制备第41页
     ·冻干菌种制备第41页
     ·大肠杆菌结晶紫染色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质粒的连接、回收及鉴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·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43页
     ·SDS-PAGE 鉴定表达产物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发酵培养培养基和补料第44页
     ·氨基酸数量和含量分析方法第44页
     ·合成蛋白耗能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方法第45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 3D 预测第45页
     ·重组蛋白表达量分析方法第45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第45-46页
     ·乙酸含量的测定第46页
     ·编码基因密码子分析方法第46页
     ·编码基因 mRNA 最小自由能第46页
     ·统计方法第46-48页
第三章 实验结果第48-78页
   ·重组表位蛋白的结构特性第48-52页
     ·重组表位蛋白的一级结构第48-49页
     ·24 种重组表位蛋白的 3D 结构预测第49-52页
   ·重组表位蛋白的表达第52-55页
     ·重组表位蛋白的表达载体结构特征第52-53页
     ·重组表位蛋白在 BL21(DE3)中的表达第53-54页
     ·重组表位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水平的分组比较第54-55页
   ·密码子和基因组成对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第55-63页
     ·重组表位肽的 CAI 值与其表达量的关系第56-57页
     ·重组表位钛编码基因的 GC 含量与其表达量的关系第57-62页
     ·重组表位蛋白 MEP 编码基因的 Nc 值与其表达量的关系第62-63页
   ·mRNA 折叠能对重组表位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·重组表位肽的氨基酸组成对其表达量的影响第64-73页
     ·氨基酸数目对重组表位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第64-69页
     ·重组表位蛋白的理化特性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第69-72页
     ·氨基酸耗能对表达量的影响第72-73页
   ·重组表位蛋白工程菌发酵第73-78页
     ·三种重组表位蛋白工程菌发酵第73-74页
     ·发酵过程中参数第74-76页
     ·发酵菌的 A7、A15 和 A24 表达水平分析第76-78页
第四章 讨论第78-86页
   ·密码子的选择对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第78-80页
   ·氨基酸组成对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第80-82页
   ·Linker 的选择对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第82-83页
   ·3D 预测对重组表位蛋白活性的初步判断第83-84页
   ·发酵条件对重组表位蛋白表达的影响第84-86页
第五章 结论第86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99页
基金支持及学术成果第99-100页
致谢第100页

论文共1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脂肪酶活性中心区域进化提高酶动力学稳定性和催化活性
下一篇:钙激活氯离子通道ANO1在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与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