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生物化学论文--酶论文

脂肪酶活性中心区域进化提高酶动力学稳定性和催化活性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4页
第一章 前言第14-40页
   ·酶稳定性简介第14-15页
   ·影响酶稳定性的因素第15-23页
     ·氢键第16页
     ·盐桥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疏水相互作用第17页
     ·二硫键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芳香环相互作用第18页
     ·氨基酸的组成第18-21页
     ·稳定的二级结构第21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的包装效率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不稳定区域的锚定第22页
     ·亚基间的相互作用和寡聚作用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翻译后修饰第23页
     ·金属离子的结合第23页
   ·酶稳定性改造的策略和研究进展第23-30页
     ·理性设计提升酶稳定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·非理性设计提升酶稳定性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半理性设计提升酶稳定性第27-30页
   ·B 因子简介第30-32页
   ·酶活性中心简介第32-34页
     ·酶活性中心改造第32-33页
     ·酶活性中心的柔性第33-34页
   ·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 B 简介第34-37页
   ·立题依据第37-40页
第二章 CalB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第40-60页
   ·引言第40-41页
   ·材料和试剂第41-43页
     ·菌株和质粒第41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42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42页
     ·溶液配制第42-43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43-50页
     ·CalB 基因的 PCR 扩增及纯化第43-44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转化第44-47页
     ·阳性克隆的鉴定和表达第47-49页
     ·活力染色第49页
     ·CalB 的纯化第49-50页
     ·CalB 的活力检测第5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0-58页
     ·目的基因的 PCR 扩增第50-52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的构建第52页
     ·目的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第52-57页
     ·重组 CalB 的活力染色第57-58页
     ·重组 CalB 的纯化第58页
   ·小结第58-60页
第三章 酶活性中心突变有效提升酶定性第60-94页
   ·前言第60-61页
   ·仪器与试剂第61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61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第61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61-69页
     ·氨基酸的 B 因子分析及靶标位点的确定第61页
     ·迭代饱和突变库的构建和筛选第61-65页
     ·基本酶学性质的表征第65-66页
     ·酶动力学稳定性表征第66-67页
     ·酶热力学稳定性表征第67-69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69-92页
     ·迭代饱和突变库的构建和筛选第69-77页
       ·靶标位点的选择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·饱和突变库的构建和筛选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·饱和突变库筛选的准确性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·迭代饱和突变库的构建和筛选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·突变对酶活性的影响第75-77页
     ·基本酶学性质表征第77-83页
       ·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第77页
       ·pH 对酶活性的影响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·酶的底物选择性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·酶活化过程的研究第80-83页
     ·酶动力学稳定性研究第83-88页
       ·酶失活动力学研究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·温度诱导的酶失活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·尿素诱导的酶失活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·酶在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第86-88页
     ·酶热力学稳定性研究第88-92页
       ·DSC/DSF 研究酶的热解折叠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·尿素诱导酶的解折叠第90-92页
   ·小结第92-94页
第四章 突变体的稳定性机理研究第94-116页
   ·前言第94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94-95页
     ·软件及仪器第94页
     ·试剂盒第94-95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95-96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样品的制备第95页
     ·结晶条件的筛选第95页
     ·晶体的 X-ray 衍射及信号收集第95页
     ·分子动力学模拟第95-96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96-114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样品的制备第96-97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结晶的生长第97-98页
     ·晶体数据的收集第98-101页
     ·晶体结构的分析第101-109页
     ·分子动力学模拟第109-114页
   ·小结第114-116页
第五章 活性中心突变对酶活力的再进化第116-128页
   ·前言第116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·数据库及软件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·分子对接第117页
     ·饱和突变库的构建和筛选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·组合突变第118页
     ·突变体基本酶学性质的表征第118页
     ·同源建模第11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118-126页
     ·受体和配体的准备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Autodock Vina 分子对接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·饱和突变库的筛选及酶学性质表征第121-123页
     ·突变体的同源建模第123-125页
     ·突变位点的组合第125-126页
   ·小结第126-128页
创新点第128-130页
展望第130-132页
作者简介第132-133页
参与的科研课题第133-134页
致谢第134-136页
参考文献第136-147页

论文共1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长白山热泉生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嗜热菌分离鉴定
下一篇:重组表位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