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4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·域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域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内容和思路 | 第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城市边缘社区管理模式相关理论概述 | 第20-30页 |
·城市边缘社区的内涵及特征 | 第20-22页 |
·城市边缘社区的界定 | 第20-21页 |
·城市边缘社区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·城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的内涵和特点 | 第22-25页 |
·流动人口的界定 | 第22-24页 |
·城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的特点 | 第24-25页 |
·城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的内涵 | 第25-26页 |
·城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内涵 | 第26-28页 |
·城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 | 第28-30页 |
·社区化管理理论 | 第28-29页 |
·社会融合理论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建构城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 | 第30-34页 |
·构建城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| 第30-32页 |
·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| 第30页 |
·改进边缘社区人口管理模式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| 第30-31页 |
·边缘社区人口管理模式是衡量地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杆 | 第31-32页 |
·影响城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因素 | 第32-34页 |
·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 | 第32-33页 |
·城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| 第33页 |
·城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数量过多及环境复杂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上海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成因 | 第34-46页 |
·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 | 第34-38页 |
·调查问卷基本统计和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上海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人力开发与就业状况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上海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3页 |
·上海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难以完全融入城市生活 | 第38-41页 |
·上海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不到位 | 第41-42页 |
·上海市一体化边缘社区流动人口信息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| 第42-43页 |
·上海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3-46页 |
·上海市边缘社区管理问题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| 第43-44页 |
·上海市边缘社区管理基础相对薄弱 | 第44页 |
·相对统一的边缘社区流动人口法律体系尚未形成 | 第44-46页 |
第5章 上海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基本现状 | 第46-62页 |
·上海市边缘社区概况 | 第46-50页 |
·上海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演变 | 第50-53页 |
·当前上海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模式 | 第53-56页 |
·居住证制度 | 第53-55页 |
·租赁房制度 | 第55-56页 |
·城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域内外经验 | 第56-62页 |
·城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域外经验 | 第56-59页 |
·城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域内经验 | 第59-62页 |
第6章 完善上海市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思考 | 第62-72页 |
·构建边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基础——实行社区化管理 | 第62-63页 |
·引进新型城市边缘社区管理模式 | 第63-67页 |
·属地化管理 | 第63-64页 |
·参与式管理 | 第64-65页 |
·服务性管理 | 第65-67页 |
·应加强建立和完善城市边缘社区管理的保障制度 | 第67-72页 |
·体制保障 | 第67-68页 |
·劳动保障 | 第68页 |
·信息保障 | 第68-70页 |
·立法保障 | 第70-71页 |
·居住保障 | 第71-72页 |
结论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