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煌宏伟的音响结构 企及顶峰的浪漫情怀--以李斯特钢琴改编曲《唐璜》为例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1页 |
| 绪论 | 第11-15页 |
| 第一章 李斯特的成长之路 | 第15-23页 |
| ·社会成因 | 第15-18页 |
| ·历史、文化背景 | 第15-17页 |
| ·浪漫主义钢琴音乐 | 第17-18页 |
| ·李斯特的生平及音乐创作 | 第18-21页 |
| ·童年时期 | 第18页 |
| ·法国时期 | 第18-19页 |
| ·漫游时期 | 第19-20页 |
| ·魏玛时期 | 第20页 |
| ·晚年时期 | 第20-21页 |
| ·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分类 | 第21-23页 |
| ·交响乐或管弦乐改编曲 | 第21页 |
| ·器乐改编曲 | 第21-22页 |
| ·艺术歌曲改编曲 | 第22页 |
| ·歌剧主题改编曲 | 第22-23页 |
| 第二章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《唐璜》 | 第23-47页 |
| ·莫扎特及歌剧《唐璜》 | 第23-26页 |
| ·莫扎特生平 | 第23-24页 |
| ·歌剧《唐璜》 | 第24-26页 |
| ·钢琴改编曲《唐璜》的曲式结构 | 第26-30页 |
| ·引子 | 第26-27页 |
| ·A 乐部 | 第27-29页 |
| ·B 乐部 | 第29-30页 |
| ·尾声 | 第30页 |
| ·多变的调式调性 | 第30-33页 |
| ·离调 | 第30-31页 |
| ·转调 | 第31页 |
| ·模进 | 第31-33页 |
| ·优美的旋律 | 第33-38页 |
| ·二重唱《让我们携手同行》 | 第33-36页 |
| ·《香槟之歌》 | 第36-38页 |
| ·绚丽的和声 | 第38-40页 |
| ·半音化和声 | 第38-39页 |
| ·不协和和弦 | 第39-40页 |
| ·自由的节奏 | 第40-41页 |
| ·节奏的安排 | 第40-41页 |
| ·节奏的特点 | 第41页 |
| ·多彩的音色 | 第41-44页 |
| ·音乐术语的运用 | 第41-42页 |
| ·踏板的使用 | 第42-44页 |
| ·夸张的力度 | 第44-47页 |
| 第三章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《唐璜》的交响化处理 | 第47-53页 |
| ·音阶与琶音 | 第47-48页 |
| ·八度及和弦的运用 | 第48-50页 |
| ·震音、颤音 | 第50-53页 |
| 第四章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《唐璜》的艺术价值 | 第53-55页 |
| ·复杂的作曲技法 | 第53页 |
| ·深刻的音乐内涵 | 第53-54页 |
| ·高超的演奏技术 | 第54-55页 |
| 结语 | 第55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| 附录 A 李斯特年表 | 第59-61页 |
| 附录 B 莫扎特年表 | 第61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-6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