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中国哲学论文--先秦哲学(~前220年)论文--儒家论文

论原始儒家的王道思想--以孔孟荀为例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绪论第8-15页
第一章 王道思想释义第15-25页
 第一节 王道释义第15-18页
 第二节 王道思想产生的背景第18-20页
 第三节 原始儒家王道思想的基本内容第20-23页
 第四节 原始儒家王道思想的主要特点第23-24页
 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二章 仁礼为本述德治--孔子的先王之道第25-34页
 第一节 孔子先王之道的基本框架:内圣与外王第25-28页
 第二节 孔子先王之道的内核:仁与礼第28-31页
 第三节 孔子先王之道的政治诉求:为政以德第31-33页
 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 居仁由义重仁政--孟子的王道思想第34-47页
 第一节 孟子王道思想的内涵第34-37页
  一、“先王”是“王道”具体实施之最高典范第34-36页
  二、强调王者之心与“圣王用心”“民者之心”契合第36-37页
 第二节 孟子王道思想的基本依据第37-41页
  一、“王道”之根源来自“天民合一”思想第37页
  二、王道的缘起:心第37-39页
  三、王道的内在尺度:性第39-41页
  四、王道向现实转化的基本途径:居仁由义第41页
 第三节 孟子王道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落实第41-44页
 本章小结第44-47页
第四章 隆礼重法倡礼治--荀子的王道思想第47-55页
 第一节 荀子王道思想的理论前提第47-52页
  一、天人相分第47-49页
  二、人性恶第49-52页
 第二节 荀子王道思想的具体体现:隆礼重法第52-54页
 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 原始儒家王道思想的历史影响第55-59页
 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结论第59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孔、孟、荀的“君子”论研究
下一篇:奥古斯丁“恶”的问题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