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输毒品罪的司法认定问题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引言 | 第9-10页 |
| 第一章 运输毒品罪的客观方面的认定 | 第10-23页 |
| 一、 案例介绍及争议焦点 | 第10-11页 |
| (一) 案例介绍 | 第10页 |
| (二) 争议焦点 | 第10-11页 |
| 二、 运输距离与认定运输毒品罪的关系 | 第11-15页 |
| 三、 运输掺杂掺假毒品的数量认定 | 第15-23页 |
| 第二章 运输毒品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| 第23-33页 |
| 一、 案例介绍及争议焦点 | 第23-24页 |
| (一) 案例介绍 | 第23页 |
| (二) 案件争议焦点 | 第23-24页 |
| 二、 运输毒品罪犯罪故意的认定 | 第24-30页 |
| (一) 间接故意构成运输毒品罪 | 第24-26页 |
| (二) 如何认定运输毒品犯罪中的犯罪故意 | 第26-30页 |
| 三、 运输毒品罪犯罪目的的认定 | 第30-33页 |
| (一) 营利目的说 | 第30-31页 |
| (二) 运输毒品罪不以营利为目的 | 第31-33页 |
| 第三章 运输毒品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| 第33-44页 |
| 一、 案例介绍及争议焦点 | 第33页 |
| (一) 案例介绍 | 第33页 |
| (二) 争议焦点 | 第33页 |
| 二、 运输毒品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 | 第33-40页 |
| (一) 运输毒品犯罪行为的性质 | 第33-35页 |
| (二) 关于运输毒品罪的既未遂标准学说 | 第35-36页 |
| (三) 坚持起运说为认定运输毒品罪既未遂的标准 | 第36-40页 |
| 三、 不同运输毒品行为的既未遂状态认定 | 第40-44页 |
| (一) 行为人单独实施运输毒品行为 | 第40-41页 |
| (二) 行为人共同实施运输毒品的行为 | 第41-44页 |
| 结语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47-48页 |
| 后记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