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8-11页 |
一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二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三、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身体在传统哲学中的遭遇 | 第11-21页 |
第一节 柏拉图理念论中的身体观念 | 第11-14页 |
第二节 圣托马斯·阿奎那人论思想中的身体观念 | 第14-17页 |
一、灵魂论中的身体观念 | 第15页 |
二、感觉认识论中的身体观念 | 第15-16页 |
三、意欲行为论中的身体观念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笛卡尔的身体观念 | 第17-21页 |
一、“我思故我在”与作为观念的身体 | 第18页 |
二、心物二元论与作为实物性的身体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:身体视点的确立 | 第21-32页 |
第一节 费尔巴哈感性哲学与身体地位的凸现 | 第21-25页 |
一、通过对宗教神学的批判,要求恢复“现实的人”的感性世界 | 第21-22页 |
二、通过对“无人身的理性”的批判,要求恢复身体感觉的权利 | 第22-24页 |
三、费尔巴哈“感性哲学”提示的可能性出路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“感性活动”原则的提出与身体思想之开启 | 第25-27页 |
一、感性活动原则对意识主体哲学的穿透 | 第25页 |
二、感性活动原则与身体行为、身体经验 | 第25-26页 |
三、感性意识与身体意识的意向性 | 第26-27页 |
第三节 “劳动的身体”与历史唯物主义 | 第27-32页 |
一、“劳动的身体”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起始概念 | 第27-29页 |
二、“劳动的身体”与整个唯物史观 | 第29-32页 |
第三章 马克思身体理论的批判维度和审美关怀 | 第32-39页 |
第一节 马克思身体理论的批判维度 | 第32-35页 |
一、马克思的“异化劳动”学说蕴含的批判维度 | 第32-33页 |
二、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与身体批判理论 | 第33-35页 |
第二节 马克思身体理论的审美之维 | 第35-39页 |
一、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| 第35-37页 |
二、劳动的自由 | 第37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