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一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三 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四 研究思路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建国后刘少奇政权建设思想的形成条件 | 第15-30页 |
第一节 建国后刘少奇政权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| 第15-17页 |
一、国内背景 | 第15-16页 |
二、国际背景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刘少奇政权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2页 |
一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权建设思想 | 第17-19页 |
二、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建设的理论探索 | 第19-22页 |
第三节 刘少奇政权建设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| 第22-30页 |
一、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关于政权建设的实践及经验 | 第23-25页 |
二、刘少奇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对民主政权的实践探索 | 第25-30页 |
第二章 建国后刘少奇政权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30-54页 |
第一节 建立“完全新式的政权” | 第30-33页 |
一、“完全新式的政权”——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 | 第30-31页 |
二、人民民主专政是新中国政权形式的最佳选择 | 第31-32页 |
三、必须加强人民民主专政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加快新中国政权的经济建设 | 第33-37页 |
一、以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政权的中心任务 | 第33-34页 |
二、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 | 第34-36页 |
三、正确解决经济发展速度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 | 第36-37页 |
第三节 建立健全新型国家政权的政治制度 | 第37-41页 |
一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| 第37-39页 |
二、加强多党合作是“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” | 第39-40页 |
三、“必须让各民族按照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自己当家作主” | 第40-41页 |
第四节 加强新中国民主建设 | 第41-44页 |
一、扩大国家民主生活,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| 第41-42页 |
二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| 第42-43页 |
三、坚持民主集中制 | 第43-44页 |
第五节 加强新中国法制建设 | 第44-46页 |
一、制定完备的法律是国家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 | 第44-45页 |
二、遵法守法,维护法律权威 | 第45页 |
三、司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,保证司法独立、公正 | 第45-46页 |
第六节 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 | 第46-49页 |
一、思想战线上的胜利是社会主义胜利的保证 | 第47页 |
二、遵循科学、艺术的发展规律,促进改革、创新与繁荣 | 第47页 |
三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 | 第47-48页 |
四、发展新中国的教育事业 | 第48-49页 |
第七节 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| 第49-54页 |
一、提高党员标准,为更高的党员条件而斗争 | 第49-50页 |
二、执政党必须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| 第50-51页 |
三、发扬传统、提高修养,加强执政党的作风建设 | 第51-53页 |
四、执政党必须转变领导方式 | 第53-54页 |
第三章 建国后刘少奇政权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| 第54-63页 |
第一节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| 第54-56页 |
一、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确保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不动摇 | 第54-55页 |
二、发展经济要以民生为本, 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| 第55-56页 |
第二节 必须健全政治制度,扩大人民民主 | 第56-58页 |
一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| 第56-57页 |
二、扩大人民民主权利 | 第57-58页 |
第三节 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,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| 第58-60页 |
一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,教育人民 | 第58-59页 |
二、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| 第59-60页 |
第四节 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| 第60-63页 |
一、坚持党的领导,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| 第60-61页 |
二、坚持民主集中制,发扬党内民主 | 第61页 |
三、切实改进党的作风 | 第61-63页 |
结束语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