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音乐理论论文--音乐评论、欣赏论文

威伯恩晚期两首变奏曲的创作特点分析--以OP27、OP30为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引言第8-9页
第一章 威伯恩简介第9-11页
 第一节 威伯恩生平简介第9-10页
 第二节 创作时期划分、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第10-11页
第二章 《钢琴变奏曲》作品 OP27 分析第11-46页
 第一节 乐曲概况第11页
 第二节 作品分析第11-44页
  第一乐章分析第11-28页
   (一)、曲式分析第11-12页
   (二)、节奏特点第12-15页
   (三)、镜像结构第15-20页
   (四)、声部特点第20-22页
   (五)、大小二度、三全音与大小三度音程的使用第22-25页
   (六)、原型序列与音高材料第25-28页
  第二乐章分析第28-36页
   (一)、曲式结构第28-29页
   (二)、整体序列萌芽思维第29-30页
   (三)、序列材料的使用第30-34页
   (四)、点描主义音乐第34-35页
   (五)、节奏特点第35-36页
  第三乐章分析第36-44页
   (一)、序列材料的使用第36-37页
   (二)、第三乐章分析第37-44页
 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三章 《管弦乐变奏曲》作品 OP30第46-68页
 第一节 乐曲概况第46页
 第二节 作品分析第46-67页
  (一)、曲式结构第46-48页
  (二)、序列与音高材料第48-51页
  (三)、动机发展的预制结构第51-61页
  (四)、作品中的三音、四音旋律形态第61-64页
  (五)、音色旋律第64-67页
 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四章 威伯恩两首作品的创作特点总结第68-71页
 一、音程和线性截断的使用第68页
 二、 点描主义音乐及音色旋律的运用第68-69页
 三、对称原则及镜像结构的使用第69页
 四、节奏特点第69-71页
结语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4页
致谢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古典诗词类艺术歌曲演唱风格探析--以研究生阶段演唱歌曲为例
下一篇:花腔女高音演唱的艺术魅力--兼谈花腔女高音曹秀美的演唱艺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