锻造操作机夹钳旋转机构的位置与负载均衡控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9页 |
| ·课题的来源及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| ·锻造操作机及夹钳旋转机构液压驱动系统 | 第9-13页 |
| ·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| ·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章 夹钳旋转机构驱动系统分析及数学建模 | 第19-31页 |
| ·液压马达驱动系统分析 | 第19-22页 |
| ·夹钳传动原理 | 第19-20页 |
| ·液压驱动系统原理 | 第20-22页 |
| ·阀控马达动力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| 第22-30页 |
| ·基本方程 | 第22-23页 |
| ·阀控马达的传递函数 | 第23-26页 |
| ·重载旋转机构液压驱动系统的基本参数 | 第26页 |
| ·阀控马达系统的相关参数 | 第26-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第三章 夹钳旋转机构的角位移控制研究 | 第31-47页 |
| ·角位移控制方案设计 | 第31-32页 |
| ·PID控制器的初始参数设计 | 第32-37页 |
| ·PID控制器结构 | 第32-34页 |
| ·PID控制参数的整定 | 第34-37页 |
| ·模糊逻辑系统设计 | 第37-43页 |
| ·模糊逻辑系统原理 | 第38-39页 |
| ·输入量与输出量的选择 | 第39页 |
| ·输入变量输出变量的模糊化处理 | 第39-41页 |
| ·模糊控制查询表的建立以及输出量的计算 | 第41-43页 |
| ·仿真研究 | 第43-45页 |
| ·Simulink仿真模块的建立 | 第43页 |
| ·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| 第四章 夹钳旋转机构负载均衡控制策略 | 第47-56页 |
| ·负载均衡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·负载均衡控制策略设计 | 第48-53页 |
| ·夹持旋转装置同步控制策略的选择 | 第49-51页 |
| ·夹持旋转装置的负载均衡控制方案设计 | 第51-52页 |
| ·负载均衡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52-53页 |
| ·补偿控制器的设计 | 第53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| 第56-68页 |
| ·实验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| 第56-57页 |
| ·实验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| 第57-58页 |
| ·实验系统的软件实现 | 第58-63页 |
| ·控制系统的上位机设计 | 第58-59页 |
| ·控制系统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| 第59-60页 |
| ·模糊PID控制算法的编程实现 | 第60-63页 |
| ·夹钳旋转机构同步驱动系统实验与分析 | 第63-67页 |
| ·旋转角位移控制实验与分析 | 第63-65页 |
| ·负载均衡控制实验与分析 | 第65-6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| ·结论 | 第68页 |
| ·展望 | 第68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-77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