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目录 | 第10-13页 |
1 绪论 | 第13-21页 |
·工业以太网的发展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工业以太网的优势 | 第13-14页 |
·工业以太网存在的问题 | 第14页 |
·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实时以太网的提出 | 第15-16页 |
·实时以太网协议简介 | 第16-17页 |
·实时以太网协议类型 | 第16页 |
·实时以太网协议比较 | 第16-17页 |
·Ethemet POWERLINK介绍及其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| 第18-21页 |
2 Ethernet POWERLINK协议整体架构 | 第21-32页 |
·协议概述 | 第21-23页 |
·Ethernet POWERLINK基本特性 | 第21-22页 |
·Ethemet POWERLINK通信机制 | 第22-23页 |
·协议层次结构 | 第23页 |
·物理层 | 第23-24页 |
·数据链路层 | 第24-28页 |
·POWERLINK数据帧格式 | 第24-25页 |
·EPL周期通信过程分析 | 第25-28页 |
·应用层 | 第28-31页 |
·数据字典 | 第28-29页 |
·过程数据对象PDO | 第29页 |
·服务数据对象SDO | 第29-30页 |
·CANopen通信模型 | 第30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3 基于Ethernet POWERLINK协议的性能分析及其改进策略 | 第32-55页 |
·EPL两种工作模式的性能研究和仿真分析 | 第32-45页 |
·基于Preq/Pres工作模式 | 第32-35页 |
·基于PollResponse Chaining工作模式 | 第35-37页 |
·网络建模和仿真分析 | 第37-45页 |
·PRC模式Pres Response Time的计算 | 第45-50页 |
·Ethernet POWERLINK同步机制研究 | 第50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4 Ethernet POWERLINK协议源码分析和多平台实现 | 第55-83页 |
·开源协议栈openPOWERLINK | 第55-59页 |
·协议栈层次结构 | 第55-56页 |
·协议栈平台相关代码 | 第56-57页 |
·协议栈执行流程 | 第57-59页 |
·基于Linux平台下的实现 | 第59-68页 |
·用户空间 | 第59-60页 |
·内核空间 | 第60-68页 |
·基于FPGA平台下的实现 | 第68-77页 |
·硬件体系架构 | 第68-71页 |
·软件体系架构 | 第71-77页 |
·基于FPGA方案的优势 | 第77页 |
·POWERLINK通信测试与分析 | 第77-82页 |
·同步实时数据传输测试 | 第78-79页 |
·异步非实时数据传输测试 | 第79-80页 |
·交叉通信测试 | 第80-8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5 Ethernet POWERLINK协议在UWin500 DCS系统中的应用 | 第83-101页 |
·UW500集散控制系统简介 | 第83-85页 |
·UW500集散控制系统网络架构 | 第84页 |
·UW500集散控制系统硬件体系 | 第84-85页 |
·基于EPL的集散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| 第85-87页 |
·EPL与标准以太网网关设计 | 第87-91页 |
·基于应用层实现方案 | 第88-89页 |
·基于EPL虚拟以太网实现方案 | 第89-91页 |
·基于EPL的集散控制系统冗余设计 | 第91-99页 |
·双网冗余 | 第91-94页 |
·多主冗余 | 第94-9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9-101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101-103页 |
·成果总结 | 第101-102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02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