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蓝藻制备高效四环素捕获剂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21页 |
1 水体中四环素的危害及去除技术 | 第11-13页 |
·水中四环素的来源 | 第11-12页 |
·水中四环素的危害 | 第12页 |
·水体去除四环素的技术 | 第12-13页 |
2 蓝藻的危害及资源化 | 第13-14页 |
·蓝藻暴发的原因及危害 | 第13-14页 |
·蓝藻的资源化 | 第14页 |
3 吸附相关理论 | 第14-17页 |
·吸附的概念及类型 | 第14-15页 |
·吸附原理 | 第15-16页 |
·吸附等温式 | 第15-16页 |
·吸附动力学 | 第16页 |
·影响吸附的因素 | 第16-17页 |
4 生物炭的概述 | 第17-18页 |
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8-19页 |
6 实验内容 | 第19页 |
7 研究创新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蓝藻生物炭的制备与材料物态表征 | 第21-36页 |
1 理论基础 | 第21页 |
2 生物炭的制备 | 第21-23页 |
·化学试剂和仪器 | 第21-22页 |
·吸附剂的制备 | 第22-23页 |
·五种不同温度的材料的制备 | 第22页 |
·四种不同掺铁量的材料的制备 | 第22-23页 |
3 材料表征 | 第23-34页 |
·材料的电镜扫描及透射扫描图 | 第23-25页 |
·不同温度下制备的材料的电镜扫描图 | 第23-24页 |
·不同掺铁量下制备的材料的电镜扫描图 | 第24页 |
·不同掺铁量下制备的材料的透射电镜扫描图 | 第24-25页 |
·材料的FTIR分析 | 第25-27页 |
·不同温度下材料的FTIR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不同掺铁量下材料的FTIR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材料的XRD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不同温度下材料的XRD分析 | 第28页 |
·不同掺铁量下材料的XRD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材料的XPS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不同温度下材料的XPS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不同掺铁量下材料的XPS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材料的磁性 | 第32页 |
·材料的EDX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材料的BET分析 | 第33-34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吸附去除四环素的研究 | 第36-47页 |
1 实验部分 | 第36-38页 |
·化学试剂和仪器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7-38页 |
·制备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37页 |
·掺铁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37页 |
·吸附容量测定实验 | 第37页 |
·吸附动力学实验 | 第37页 |
·材料的重复性实验 | 第37-38页 |
2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6页 |
·制备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掺铁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·吸附容量测定实验 | 第42-43页 |
·吸附动力学实验 | 第43-45页 |
·材料的重复性实验 | 第45-46页 |
3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高含氮生物炭去除四环素的研究 | 第47-60页 |
1 实验部分 | 第47-50页 |
·化学试剂和仪器 | 第47-4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8-50页 |
·高含氮生物炭材料的制备 | 第48-49页 |
·材料含氮率的测定 | 第49页 |
·C/N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49页 |
·吸附容量测定实验 | 第49页 |
·吸附动力学实验 | 第49-50页 |
·吸附热力学实验 | 第50页 |
2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9页 |
·材料的结构表征 | 第50-52页 |
·生物炭材料的含氮率 | 第52-53页 |
·C/N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吸附容量测定实验 | 第54-55页 |
·吸附动力学实验 | 第55-56页 |
·吸附热力学实验 | 第56-59页 |
3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1 结论 | 第60-61页 |
2 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9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