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--文化人类学、社会人类学论文

权力格局中民间信仰的当代再造--以江西鄱阳县三个庙宇为例

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第1-7页
中文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6页
绪论第16-34页
 第一节 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第17-25页
 第二节 本研究的内容第25-26页
 第三节 本研究的理论视角第26-30页
  一、权力交互的视角第26-29页
  二、结构化的理论第29-30页
 第四节 研究的主要方法第30-34页
第一章 鄱阳县的民间信仰概况第34-56页
 第一节 全县民间信仰的概况第35-45页
 第二节 三种主要信仰的现况第45-54页
  一、馆译前晏公庙第45-49页
  二、永平关外张王庙第49-52页
  三、林芝门府城隍庙第52-54页
 本章总结第54-56页
第二章 重铸传统:现代国家的政治考量第56-85页
 第一节 传统国家的政治规范第56-64页
  一、传统国家的神道设教第56-61页
  二、地方秩序的日常维持第61-64页
 第二节 革命年代中的排挤弹压第64-71页
  一、民国时期的政治运动第65-69页
  二、解放之后的群众运动第69-71页
 第三节 当代三条路径下的传统重铸第71-83页
  一、张王庙:“非遗”申请路径第73-78页
  二、晏公庙:文化整合路径第78-80页
  三、府城隍庙:法制政策管理路径第80-83页
 本章总结第83-85页
第三章 利用传统:地方政府的发展策略第85-112页
 第一节 传统政府对民间信仰的策略第85-89页
  一、利用庙会促进商业发展第85-88页
  二、利用庙产发展公共事业第88-89页
 第二节 当代地方政府的三个发展策略第89-110页
  一、张王信仰:商贸市场建设中的主题变迁第89-95页
  二、晏公庙:旅游资源开发下的仪式再造第95-102页
  三、府城隍庙:城市规划下的庙产利用第102-110页
 本章总结第110-112页
第四章 继承传统:民间团体的文化实践第112-145页
 第一节 传统国家民间团体形成与活动第112-124页
  一、明清以来的乡绅团体第113-116页
  二、晚清民国以来的商会第116-120页
  三、民国以来的帮会组织第120-124页
 第二节 当代民间团体的形成第124-132页
  一、正式民间团体的形成第125-131页
  二、非正式民间团体的补充第131-132页
 第三节 当代民间团体文化实践的三个方向第132-143页
  一、张王庙:传统与现实的交互第132-138页
  二、晏公庙:传统与现实的融合第138-140页
  三、府城隍庙:传统与现实的抗争第140-143页
 本章总结第143-145页
结论第145-156页
 第一节 权力格局中的民间传统再造第145-154页
 第二节 民间传统变迁中的权力格局再造第154-156页
参考文献第156-165页
附录第165-169页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69-170页
致谢第170-171页

论文共1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市场与规制:国产商业电影市场的实证研究
下一篇:庐陵状元文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