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| 本章提要 | 第11页 |
| 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绕线机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| ·机械结构动力学理论概述 | 第16-17页 |
| ·有限元理论概述 | 第17-19页 |
| ·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| 第二章 绕线机总体方案设计 | 第21-35页 |
| 本章提要 | 第21页 |
| ·电磁线圈绕制的基本原理 | 第21-23页 |
| ·排线轴高速折返加减速控制算法 | 第23-25页 |
| ·节能灯镇流器线圈绕制工艺流程及功能分解与结构组成 | 第25-28页 |
| ·节能灯镇流器线圈绕制工艺流程 | 第25-26页 |
| ·绕线机的功能分解与结构组成 | 第26-28页 |
| ·绕线机各分功能求解 | 第28-33页 |
| ·绕线机主轴系统设计方案 | 第28-29页 |
| ·高精密排线装置 | 第29-30页 |
| ·自动上下料装置 | 第30页 |
| ·工装锁紧机构 | 第30页 |
| ·夹线机构 | 第30-31页 |
| ·张力控制 | 第31-33页 |
| ·绕线机总体设计方案 | 第33-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三章 主轴系统的动力学设计 | 第35-51页 |
| 本章提要 | 第35页 |
| ·动力学设计概述 | 第35-36页 |
| ·主轴单元的动力学设计 | 第36-42页 |
| ·主轴单元的设计 | 第36-37页 |
| ·主轴单元的有限元建模 | 第37-39页 |
| ·轴承支撑刚度的确定 | 第39-40页 |
| ·主轴单元模态分析与临界转速的验算 | 第40-42页 |
| ·主轴箱箱体的谐响应分析 | 第42-50页 |
| ·谐响应分析概述 | 第42-43页 |
| ·主轴单元的受力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·箱体的有限元模型与边界条件 | 第45-46页 |
| ·箱体的模态分析 | 第46-47页 |
| ·箱体的谐响应分析 | 第47-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第四章 主轴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| 第51-64页 |
| 本章提要 | 第51页 |
| ·主轴系统的模态分析 | 第51-54页 |
| ·主轴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| 第51-52页 |
| ·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 | 第52页 |
| ·主轴系统的模态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·主轴系统瞬态动力学分析 | 第54-63页 |
| ·基于 ADAMS 的排线机构仿真 | 第54-57页 |
| ·基于 ANSYS Workbench 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| 第57-6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| 第五章 自动上下料装置 | 第64-75页 |
| 本章提要 | 第64页 |
| ·自动上下料的总体设计 | 第64-68页 |
| ·自动上下料概述 | 第64-65页 |
| ·自动上下料技术方案 | 第65-66页 |
| ·上下料模平台 | 第66-68页 |
| ·自动上下料的传动设计 | 第68-70页 |
| ·机械手的设计 | 第70-73页 |
| ·上料机械手的设计 | 第70-72页 |
| ·下料机械手的设计 | 第72-73页 |
| ·输送装置的设计 | 第73-7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| ·总结 | 第75页 |
| ·展望 | 第75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-8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