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9-37页 |
·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| 第19-2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9-23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23页 |
·关键概念的界定 | 第23-24页 |
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24-32页 |
·高校投入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| 第24-27页 |
·现阶段高校知识资本投入管理研究的脉络 | 第27-29页 |
·我国高校知识资本投入管理取得的成效 | 第29-31页 |
·相关文献的评述 | 第31-32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32-34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32-3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33-34页 |
·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34-35页 |
·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| 第35-3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5-36页 |
·创新点 | 第36-37页 |
第2章 知识资本与高校发展 | 第37-52页 |
·知识资本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| 第37-41页 |
·知识资本积淀的形成时期(1949-1965) | 第37-39页 |
·知识资本积淀的重建时期(1966-20世纪80年代初期) | 第39页 |
·知识资本积淀的扩张时期(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) | 第39-41页 |
·发展观视域下高校对知识资本提升的诉求 | 第41-43页 |
·传统发展观 | 第41页 |
·整体发展观 | 第41页 |
·可持续发展观 | 第41-42页 |
·科学发展观 | 第42-43页 |
·知识资本:新时期高校发展的生命所系 | 第43-50页 |
·高校知识资本的概念 | 第43-45页 |
·高校知识资本的构成与要素分析 | 第45-49页 |
·高校知识资本的特性 | 第49-50页 |
·高校知识资本的投入环节及其目标 | 第50-51页 |
·高校知识资本的投入环节 | 第50-51页 |
·高校知识资本的投入目标 | 第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3章 高校知识资本的投入运作机理分析 | 第52-63页 |
·高校投入的基本理论分析 | 第52-55页 |
·高校投入的概念及构成 | 第52-54页 |
·高校投入的特性 | 第54-55页 |
·影响高校知识资本提升的投入因素分析 | 第55-57页 |
·投入总量 | 第55页 |
·投入结构 | 第55-57页 |
·投入因素影响高校知识资本的作用机制 | 第57-62页 |
·高校投入总量对知识资本的影响 | 第57-60页 |
·高校投入结构对知识资本的影响 | 第60-62页 |
·高校知识资本的投入运作基本模型 | 第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4章 愿景影响下高校知识资本的投入运作机理分析 | 第63-78页 |
·愿景要素的引入 | 第63-66页 |
·愿景要素引入的现实性 | 第63-64页 |
·愿景要素引入的理论视角 | 第64-66页 |
·高校愿景的基本理论分析 | 第66-69页 |
·高校愿景的概念与形成 | 第66-67页 |
·高校愿景的发展与内容 | 第67-68页 |
·高校愿景的特点 | 第68-69页 |
·愿景模式的界定与划分 | 第69-72页 |
·愿景模式的界定 | 第69-71页 |
·愿景模式的划分依据 | 第71页 |
·愿景模式的特点 | 第71-72页 |
·生态位视域下愿景对高校知识资本投入运作的影响机理 | 第72-77页 |
·生态位视域下的研究特点 | 第72-73页 |
·生态位与愿景的内在联系 | 第73-74页 |
·愿景对高校投入与知识资本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 | 第74-77页 |
·愿景要素下高校知识资本的投入运作模型 | 第7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5章 高校知识资本投入管理系统的构建及验证设计 | 第78-94页 |
·高校知识资本投入管理系统构建概要 | 第78-79页 |
·构建目标及宗旨 | 第78页 |
·构建原则 | 第78-79页 |
·高校知识资本投入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及内容 | 第79-80页 |
·整体架构 | 第79-80页 |
·基本内容 | 第80页 |
·基于高校知识资本投入管理系统中核心模型的验证设计 | 第80-83页 |
·高校知识资本投入管理系统中核心模型 | 第80-81页 |
·高校知识资本投入管理系统中核心模型的研究假设提取 | 第81-83页 |
·变量测量 | 第83-90页 |
·自变量:投入 | 第83-86页 |
·因变量:知识资本 | 第86-89页 |
·调节变量:愿景模式 | 第89-90页 |
·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| 第90-91页 |
·样本选取 | 第90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90-9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91-93页 |
·描述性统计分析法 | 第91-92页 |
·偏最小二乘法 | 第92-9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3-94页 |
第6章 高校知识资本投入运作全变量模型的验证分析 | 第94-134页 |
·愿景模式的划分 | 第94-97页 |
·学科分布维度分析 | 第94-96页 |
·办学层次维度分析 | 第96-97页 |
·部属高校的愿景模式应用结果 | 第97页 |
·高校知识资本投入的描述性分析 | 第97-101页 |
·投入总量情况分析 | 第97-99页 |
·投入结构情况分析 | 第99-101页 |
·高校知识资本的描述性分析 | 第101-106页 |
·人力资本的描述性分析 | 第101-102页 |
·结构资本的描述性分析 | 第102-104页 |
·关系资本的描述性分析 | 第104-106页 |
·假设验证 | 第106-123页 |
·研究模型的评价 | 第106-109页 |
·主效应模型的假设检验 | 第109-113页 |
·调节效应模型的假设检验 | 第113-123页 |
·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| 第123页 |
·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| 第123-132页 |
·部属高校投入的整体评价 | 第123-127页 |
·部属高校投入差异的分析 | 第127-132页 |
·几点启示 | 第1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2-134页 |
第7章 愿景导向下高校知识资本投入管理的实施途径及策略 | 第134-161页 |
·愿景导向下的愿景评价与重建 | 第134-141页 |
·愿景现状评析 | 第134-138页 |
·动态视角下愿景模式的重建 | 第138-141页 |
·投入管理实施的目标选择与分析 | 第141-143页 |
·目标选择:以知识资本提升为特征 | 第141-142页 |
·目标分析:以关键知识资本为重点 | 第142-143页 |
·知识资本投入管理中的投入策略分析 | 第143-153页 |
·以经费投入作为实施切入点 | 第143页 |
·高校经费的投入策略 | 第143-148页 |
·典型高校经费投入策略分析 | 第148-153页 |
·知识资本投入管理工具的开发 | 第153-157页 |
·关键知识资本观测矩阵 | 第153-154页 |
·高校知识资本报告 | 第154-157页 |
·高校财务报告的改进 | 第157-160页 |
·财务报告在知识资本投入管理中的功能 | 第157页 |
·现有财务报告的实践 | 第157-158页 |
·提高财务报告在知识资本投入管理应用中的建议 | 第158-1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0-161页 |
第8章 特色愿景下东华大学对高校知识资本投入管理的探索 | 第161-178页 |
·东华大学简介 | 第161页 |
·东华大学的愿景分析 | 第161-165页 |
·东华大学的愿景模式分析 | 第161-164页 |
·东华大学的组织愿景分析 | 第164-165页 |
·基于愿景导向的知识资本投入实践 | 第165-169页 |
·学科发展 | 第165-167页 |
·队伍建设 | 第167-168页 |
·体制机制创新 | 第168-169页 |
·东华大学的知识资本投入效果 | 第169-175页 |
·“特色带整体”的发展模式形成 | 第169-171页 |
·各学院知识资本投入效益分析 | 第171-175页 |
·东华大学的知识资本投入管理实践对我国高校建设的启示 | 第175-177页 |
·找准定位,强化高校的愿景管理 | 第175-176页 |
·树立知识资本投入管理的“大投入”观念 | 第176页 |
·确立知识资本提升的高校建设目标 | 第176-17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77-178页 |
第9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78-184页 |
·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| 第178-179页 |
·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179-181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181-183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83-1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4-192页 |
附录 | 第192-197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| 第197-198页 |
致谢 | 第1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