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陆路、公路运输经济论文--中国陆路、公路运输经济论文

公共产品视角下农村客运治理研究--以玉溪市农村客运为例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绪论第8-18页
 (一) 研究问题第8-10页
 (二) 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1. 理论意义第10页
  2. 现实意义第10-11页
 (三) 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-16页
  1. 国外研究综述第12-14页
  2. 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(四) 研究难点及创新第16-17页
  1. 研究难点第16页
  2. 创新点第16-17页
 (五) 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7-18页
一、公共产品理论及农村客运相关概念第18-24页
 (一) 公共产品理论第18-20页
  1. 纯公共产品的特征第18-19页
  2. 准公共产品的特征第19-20页
 (二) 农村客运的属性分析第20-24页
  1. 农村客运的概念第20-21页
  2. 农村客运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特征第21-24页
二、治理理论与农村客运治理第24-30页
 (一) 治理的概念第24-26页
 (二) 公共治理理论的多中心理论与自主治理理论第26-28页
  1. 多中心理论第26-27页
  2. 自主治理理论第27-28页
 (三) 公共治理与农村客运治理第28-30页
三、玉溪市农村客运治理现状及问题分析第30-40页
 (一) 玉溪市交通基础设施现状第30-31页
 (二) 玉溪市农村客运发展状况与特点第31-33页
  1. 农村客运班线数量快速增加,客运网络逐步扩大第31-32页
  2. 农村客运站场建设不断加快,站场体系基本形成第32页
  3. 农村客运车辆趋于小型化,客运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第32-33页
  4. 农村客运运营模式创新初见成效,市场主体日趋集约化与规模化第33页
  5. 农村客运管理政策逐步协调,市场监管得到加强第33页
 (三) 玉溪市农村客运治理问题分析第33-36页
  1. 农村客运网络发展不均衡,交通基础设施有待加强第33-34页
  2. 农村客运发展缺乏系统规划,难以为其提供科学指导第34页
  3. 企业经营负担较重,促进农村客运发展的政策软环境尚未完全形成第34-35页
  4. 农村客运市场管理难度较大,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形成第35-36页
  5. 农村客运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第36页
 (四) 玉溪市农村客运治理可行性分析第36-40页
  1. 公共治理的多元主体性——政府、市场与社会的三边互动第37页
  2. 公共治理的合法性、责任性、协作性、效能性第37-38页
  3. 公共治理的可行性、实践性第38-40页
四、玉溪市农村客运治理的公共政策设想及措施第40-48页
 (一) 明确农村客运规划中的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导向第40-41页
  1. 合理定位政府在农村客运规划决策中的职能第40页
  2. 培育和建立规范行政决策的责任机制第40-41页
 (二) 多方筹措资金,加速玉溪市农村公路建设第41-42页
  1. 农村公路规划应重点突出,务实可行第41页
  2. 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监管第41页
  3. 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第41-42页
 (三) 采取有效措施,加强农村客运管理第42-43页
 (四) 适当引入第三方部门,建立新的农村客运治理模式第43-44页
  1. 引入第三方部门,引导参与农村客运治理第43页
  2. 建立三方协调机制,构建农村客运治理新模式第43-44页
  3. 加大宣传力度,提升乘、运双方的交通安全意识及交通法规意识第44页
 (五) 建立公民参与机制,参与农村客运治理第44-45页
  1. 加强组织化参与,构建公民参与平台第44-45页
  2. 培育公民参与公共治理的社会基础,提升公民参与意识第45页
 (六) 完善农村客运组织机构,充实农村客运监管力量第45-48页
  1. 建立健全规章制度,明确规定农村客运监督人员的职责分工和权力义务第46页
  2. 加强对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第46-47页
  3. 加强执法考核第47-48页
结论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2页
致谢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公共服务的云南智能交通体系研究
下一篇:昆明市西山区城中村改造政策执行研究--基于“三圈”理论的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