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置性学习对初中数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| ·选题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方法 | 第11-13页 |
|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、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| 第13-29页 |
| ·主要概念界定 | 第13-21页 |
| ·前置性学习 | 第13-17页 |
| ·学困生及数学学困生 | 第17-19页 |
| ·自我效能感及数学自我效能感 | 第19-21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21-26页 |
| ·国内外对数学学困生的研究 | 第21-23页 |
| ·国内外对自我效能感和数学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| 第23-25页 |
| ·前置性学习的研究 | 第25-26页 |
| ·理论基础 | 第26-28页 |
| ·积极心理学 | 第26页 |
| ·生本教育 | 第26-27页 |
| ·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7页 |
| 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| 第27-28页 |
| ·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28-29页 |
| 第3章 实践研究及结果分析 | 第29-45页 |
| ·初中学生学习情况前期调查 | 第29-31页 |
| ·实践研究 | 第31-36页 |
| ·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| 第31-32页 |
| ·目标假设 | 第32页 |
| ·问卷的选择与编制 | 第32-33页 |
| ·研究对象的选项 | 第33页 |
| ·研究程序 | 第33-36页 |
| ·研究的数据与分析 | 第36-41页 |
| ·前置性学习对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·初中生数学自我效能感各部分频率分布对比表 | 第37-39页 |
| ·前置性学习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| ·个案研究 | 第41-45页 |
| 第4章 研究结论 | 第45-47页 |
| ·研究结论及其他 | 第45页 |
| ·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| 第45-46页 |
| ·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| 第46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| 附录 | 第51-57页 |
| 附录一 | 第51-53页 |
| 附录二 | 第53-56页 |
| 附录三 | 第56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-5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