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论文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·物流规划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·物流规划研究理论基础 | 第12-13页 |
·物流规划理论贡献 | 第13-14页 |
·物流规划理论对本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4页 |
·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问题和思路框架 | 第15-16页 |
·主要研究问题 | 第15页 |
·论文思路与框架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凭祥综合保税区及其物流业发展现状 | 第18-27页 |
·基本情况 | 第18-19页 |
·土地利用与交通组织布局 | 第19-21页 |
·土地利用布局 | 第19-20页 |
·交通组织布局 | 第20-21页 |
·物流现状及经济运行状况 | 第21-23页 |
·物流现状 | 第21-22页 |
·经济运行状况 | 第22-23页 |
·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| 第23-27页 |
·物流业发展对产业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物流业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·物流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凭祥综合保税区物流发展分析及评价 | 第27-36页 |
·凭祥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发展SWOT分析 | 第27-35页 |
·优势分析(S) | 第27-29页 |
·劣势分析(W) | 第29-32页 |
·机遇分析(O) | 第32-33页 |
·外部挑战分析(T) | 第33-35页 |
·凭祥综合保税区物流发展的SWOT组合矩阵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凭祥综合保税区物流发展的模式 | 第36-43页 |
·发展定位及目标 | 第36-38页 |
·发展定位 | 第36页 |
·发展目标 | 第36-38页 |
·发展重点和主要功能 | 第38-41页 |
·发展重点 | 第38-40页 |
·主要功能 | 第40-41页 |
·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及选择 | 第41-43页 |
·物流模式类型 | 第41-42页 |
·物流模式的选择 | 第42-43页 |
第五章 实现凭祥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发展的策略 | 第43-52页 |
·政府统筹协调促进发展 | 第43-45页 |
·编制凭祥综合保税区现代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| 第43页 |
·制定差别化的优惠政策,吸引企业入驻 | 第43-44页 |
·建立完善中国凭祥——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定期联席会议机制 | 第44页 |
·优化园区软环境,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| 第44-45页 |
·多项并举促进企业发展 | 第45-47页 |
·发展第三方物流 | 第45页 |
·引进大型龙头物流企业 | 第45-46页 |
·扶持中小型物流企业 | 第46页 |
·鼓励引导制造业和物流业相分离,联动发展 | 第46-47页 |
·充分发挥市场效应 | 第47-48页 |
·建立物流发展合作联盟 | 第47页 |
·加强现代物流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 | 第47页 |
·加快行业专业化物流通道建设 | 第47-48页 |
·加快配套专业化市场建设 | 第48页 |
·完善物流管理体制机制 | 第48-49页 |
·完善海关监管体系,提高商品流通效率 | 第48页 |
·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| 第48-49页 |
·建立现代物流业管理体系 | 第49页 |
·提高物流硬件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水平 | 第49-52页 |
·整合物流公共信息资源 | 第49-50页 |
·建立物流服务标准化运行机制 | 第50页 |
·采用物流新技术和新设备 | 第50页 |
·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| 第50-52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·总结 | 第52-53页 |
·展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