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0页 |
·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·对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方面的研究 | 第12-15页 |
·对协同发展模型的相关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现有研究述评及本文努力的方向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技术路线图 | 第18-19页 |
·主要创新之处 | 第19-20页 |
2 金融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0-32页 |
·物流金融相关理论 | 第20-25页 |
·物流金融概述 | 第20-22页 |
·物流金融相关 | 第22-25页 |
·协同发展相关理论 | 第25-31页 |
·协同学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系统学理论 | 第26-29页 |
·系统动力学理论 | 第29-31页 |
·耗散理论 | 第31页 |
·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| 第31-32页 |
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关系模型的构建 | 第32-48页 |
·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| 第32-37页 |
·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内涵 | 第32-35页 |
·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目标 | 第35-37页 |
·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测度体系构建原则 | 第37-38页 |
·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依存关系模型 | 第38-44页 |
·系统动力学的反馈系统 | 第39-41页 |
·系统动力学下的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依存度模型的构建 | 第41-44页 |
·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支持关系模型 | 第44-48页 |
·直接消耗系数 | 第44-45页 |
·部门中间投入率 | 第45页 |
·感应度系数 | 第45-47页 |
·影响力系数 | 第47-48页 |
4 广西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 | 第48-72页 |
·广西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| 第48-55页 |
·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| 第48-54页 |
·广西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需求 | 第54-55页 |
·广西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| 第55-57页 |
·广西金融业发展概况 | 第55-56页 |
·广西金融业对物流业发展的金融支撑 | 第56-57页 |
·广西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依存关系分析 | 第57-62页 |
·因果反馈分析 | 第57-60页 |
·原因—结果树图分析 | 第60-62页 |
·广西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支持度分析 | 第62-70页 |
·耗散系数下的广西金融业对物流业支持度分析 | 第63-65页 |
·耗散系数下的广西物流业对金融业支持度分析 | 第65-67页 |
·波及效应下的广西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支持度分析 | 第67-70页 |
·结论 | 第70-72页 |
5 促进广西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| 第72-79页 |
·广西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| 第72-75页 |
·物流金融法规体系尚未完善 | 第72-73页 |
·国家宏观政策变动,面临政策风险 | 第73页 |
·信息披露体系不完善,面临道德风险 | 第73-74页 |
·金融创新程度难以把握 | 第74页 |
·物流金融缺乏规范统一的操作标准 | 第74-75页 |
·促进广西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| 第75-79页 |
·健立完善的物流金融法律法规 | 第75-76页 |
·改善银行业与物流业合作方式,减少政策风险 | 第76页 |
·建立健全的全国征信系统,加强信息披露 | 第76页 |
·构建多层次金融监管体系,防止监管缺位 | 第76-77页 |
·构建标准的物流金融操作流程 | 第77-78页 |
·完善物流业与金融业内控,提高协同效率 | 第78页 |
·加强企业诚信道德教育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