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型自卸车主副一体式车架设计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| ·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| ·课题来源 | 第11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| ·国内商用车车架优化设计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| ·国外商用车车架优化设计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章 车架分析理论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19-31页 |
| ·车架分析理论 | 第19-21页 |
| ·车架传统设计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·有限单元法在车架分析中的应用 | 第20-21页 |
| ·TY-1型自卸车车架基本结构 | 第21-22页 |
| ·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2-30页 |
| ·有限元软件及单元的选择 | 第22-24页 |
| ·网格划分及质量控制 | 第24-26页 |
| ·悬架的模拟 | 第26-28页 |
| ·零件连接方式的处理 | 第28-29页 |
| ·车架整体有限元模型 | 第29-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第三章 TY-1型车架性能分析 | 第31-53页 |
| ·车架稳态力学分析 | 第31-43页 |
| ·车架基本载荷的确定 | 第31-33页 |
| ·静载工况分析 | 第33-37页 |
| ·卸载初工况分析 | 第37-40页 |
| ·货箱举升至45°工况分析 | 第40-42页 |
| ·应力结果综合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车架有限元模态分析 | 第43-46页 |
| ·模态有限元模型 | 第44页 |
| ·模态分析结果 | 第44-46页 |
| ·车架的模态试验 | 第46-51页 |
| ·模态试验的实施 | 第47-48页 |
| ·模态试验结果 | 第48-50页 |
| ·模态分析结果对比及评价 | 第50-5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| 第四章 重型自卸车主副一体式车架的结构设计 | 第53-77页 |
| ·主副一体式车架的设计 | 第53-59页 |
| ·主副一体式车架的设计要求 | 第53-54页 |
| ·车架结构形式的设计 | 第54-56页 |
| ·纵梁断面尺寸的选择 | 第56-59页 |
| ·车架结构参数的对比 | 第59页 |
| ·主副一体式车架稳态力学分析 | 第59-71页 |
| ·TY-G1型车架结果分析 | 第60-65页 |
| ·TY-G2型车架结果分析 | 第65-68页 |
| ·TY-G3型车架结果分析 | 第68-70页 |
| ·TY-G4型车架结果分析 | 第70-71页 |
| ·主副一体式车架的选型 | 第71-73页 |
| ·主副一体式车架的模态分析 | 第73-7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| 第五章 主副一体式车架结构的优化设计 | 第77-89页 |
| ·优化设计理论 | 第77页 |
| ·车架结构尺寸优化 | 第77-80页 |
| ·优化模型的建立 | 第78页 |
| ·优化结果分析 | 第78-80页 |
| ·车架结构拓扑优化 | 第80-87页 |
| ·优化模型的建立 | 第81-82页 |
| ·优化结果分析 | 第82-8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9-91页 |
| ·全文总结 | 第89-90页 |
| ·工作展望 | 第90-9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1-95页 |
| 致谢 | 第95-97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项目支持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