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路谱测量检测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·汽车疲劳耐久性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5-18页 |
| 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5页 |
| ·本文章节安排 | 第15-18页 |
| 第二章 路谱数据采集与试验 | 第18-36页 |
| ·实车采集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| 第18页 |
| ·硬件系统的搭建 | 第18-24页 |
| ·高频小波信号的采集 | 第20页 |
| ·低频大波形信号采集 | 第20-24页 |
| ·软件系统的设计 | 第24-31页 |
| ·MATLAB软件简介 | 第24页 |
| ·陀螺仪信号采集软件的设计 | 第24-28页 |
| ·数据校验软件的编制 | 第28-31页 |
| ·实车道路试验 | 第31-35页 |
| ·平直路面木条激励试验 | 第31-32页 |
| ·坡道行车试验 | 第32-34页 |
| ·综合路况行车试验 | 第34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第三章 路形重构 | 第36-46页 |
| ·高频小波位移谱的重构 | 第37-41页 |
| ·加速度积分理论 | 第37-38页 |
| ·高频位移谱的生成与验证 | 第38-41页 |
| ·低频大波形位移谱的重构 | 第41-42页 |
| ·陀螺仪信号解析 | 第41页 |
| ·大波形位移谱的生成 | 第41-42页 |
| ·宽频路谱的合成 | 第42-44页 |
| ·木条试验路谱的合成 | 第42-43页 |
| ·综合路况路谱的合成 | 第43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| 第四章 虚拟样机建模与动力学仿真 | 第46-62页 |
| ·车架有限元建模 | 第47-53页 |
| ·有限元软件及单元的选择 | 第48-49页 |
| ·网格划分及质量控制 | 第49-50页 |
| ·悬架的模拟 | 第50-52页 |
| ·零件连接方式的处理 | 第52页 |
| ·车架整体有限元模型 | 第52-53页 |
| ·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53-57页 |
| ·多体动力学理论基础 | 第53-54页 |
| ·自卸车多体模型的建立 | 第54-57页 |
| ·车架静态强度分析与结果评价 | 第57-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五章 疲劳寿命仿真分析 | 第62-70页 |
| ·疲劳寿命基础理论 | 第62-63页 |
| ·材料的疲劳特性 | 第63-64页 |
| ·载荷谱预处理与导入 | 第64-65页 |
| ·车架疲劳寿命仿真分析 | 第65-68页 |
| ·高频小波激励下的车架疲劳分析 | 第65-66页 |
| ·大波形路谱激励下的车架疲劳分析 | 第66页 |
| ·大、小波形激励对车架动力系统安装位置的疲劳寿命的差异性影响 | 第66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| ·全文总结 | 第70-71页 |
| ·工作展望 | 第71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-76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