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导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及立法概述 | 第12-15页 |
第二章 印度信息技术法的修订背景 | 第15-30页 |
第一节 《2000 年信息技术法案》制定背景 | 第15-23页 |
一、 电子商务发展在技术层面的立法需要 | 第15-18页 |
二、 电子政府运行的立法需要 | 第18-19页 |
三、 抵制计算机和网络犯罪的立法需要 | 第19-21页 |
四、 信息技术立法全球化的需要 | 第21-23页 |
第二节 《2008 年信息技术法案(修正案)》修订背景 | 第23-27页 |
一、 改善法律漏洞的需要 | 第24-25页 |
二、 进一步控制网络犯罪的需要 | 第25页 |
三、 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| 第25-26页 |
四、 信息技术法规执法人员专业性的需要 | 第26页 |
五、 对信息技术发展各个环节中的细节的重视 | 第26-27页 |
第三节 《2011 年信息技术法规》修订背景 | 第27-30页 |
一、 进一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需要 | 第27-29页 |
二、 管理中介机构服务商的需要 | 第29页 |
三、 升级网吧的管理的需要 | 第29-30页 |
四、 新技术应用于电子政务中的需要 | 第30页 |
第三章 印度信息技术法主要内容及变化 | 第30-57页 |
第一节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| 第31-40页 |
一、 电子商务 | 第31-37页 |
二、 电子政务 | 第37-40页 |
第二节 行政监管与诉讼程序 | 第40-43页 |
一、 行政监管机构 | 第40-41页 |
二、 网络上诉法庭 | 第41-43页 |
第三节 网络犯罪与刑罚 | 第43-50页 |
一、 计算机信息犯罪 | 第44-47页 |
二、 对网络色情犯罪的规定 | 第47-48页 |
三、 对认证机构总管监管权利的规定 | 第48-49页 |
四、 对电子签名证书安全性的规定 | 第49页 |
五、 印度域外犯罪 | 第49-50页 |
六、 量刑 | 第50页 |
第四节 网络环境下的其他法律规定 | 第50-57页 |
一、 对第三方机构的规定 | 第50-54页 |
二、 附件的修订 | 第54-57页 |
第四章 印度《信息技术法案》的特点 | 第57-61页 |
一、 系列立法和修订 | 第59页 |
二、 法案涉及内容广泛 | 第59页 |
三、 政府宏观指导与服务机构配合监管并举 | 第59-60页 |
四、 设立网络安全上诉法庭,专案专理 | 第60页 |
五、 对法庭主席及成员的任职要求极为严格 | 第60-61页 |
第五章 印度《信息技术法案》对我国的启示 | 第61-68页 |
第一节 立法启示 | 第61-63页 |
第二节 加强网络安全方面的启示 | 第63-67页 |
一、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发展和保护 | 第63-65页 |
二、 对个人敏感信息的保护 | 第65-67页 |
第三节 培养技术型司法人才的启示 | 第67-68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附件一: 2000 年《信息技术法案》译文 | 第73-99页 |
附件二: 2008 年《信息技术法案(修正案)》译文 | 第99-114页 |
附件三: 2011 年《信息技术法规》译文 | 第114-125页 |
后记 | 第125-1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