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冲突到融合:日本法制现代化中的传统与现代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6页 |
一、 选择日本的原因 | 第10-11页 |
二、 法制现代化的理论简介 | 第11-16页 |
第一章 日本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| 第16-27页 |
第一节 日本古代法 | 第17-19页 |
一、 早期法 | 第17页 |
二、 律令法 | 第17-18页 |
三、 武家法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日本近代法 | 第19-22页 |
一、 从法国法到德国法 | 第19-21页 |
二、 从传统法到近代法 | 第21-22页 |
第三节 日本现代法 | 第22-27页 |
一、 现代化的宪政制度 | 第23-24页 |
二、 现代化的民事制度 | 第24-25页 |
三、 现代化的法律体系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日本传统法制的现代变革 | 第27-41页 |
第一节 宪政体系的变革 | 第27-32页 |
一、 明治宪法 | 第28-30页 |
二、 军令“宪法” | 第30-31页 |
三、 战后宪法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民事法律的变革 | 第32-36页 |
一、 近代的改革 | 第32-34页 |
二、 战前的发展 | 第34-35页 |
三、 战后的变迁 | 第35-36页 |
第三节 法制变革的缘由 | 第36-41页 |
一、 马克思的法律发展理论 | 第37-38页 |
二、 日本的法律发展现实 | 第38-41页 |
第三章 日本现代法制中的传统因素 | 第41-55页 |
第一节 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内涵 | 第42-45页 |
一、 义理人情 | 第42-43页 |
二、 家族原理 | 第43-44页 |
三、 “和”的精神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传统法律文化的现实体现 | 第45-49页 |
一、 法律意识中的传统因素 | 第45-47页 |
二、 法律制度中的传统因素 | 第47-49页 |
第三节 传统法律文化的续存理由 | 第49-55页 |
一、 传统法律文化的产生 | 第50-52页 |
二、 传统法律文化的续存 | 第52-55页 |
第四章 日本法制现代化对中国的启示 | 第55-66页 |
第一节 中日法制发展差异的现实根源 | 第55-58页 |
一、 近代以前的差异 | 第56-57页 |
二、 近代以来的差异 | 第57-58页 |
第二节 中日法制发展差异的意识基础 | 第58-62页 |
一、 日本民族的“危机”心理 | 第59-60页 |
二、 中华民族的“大国”意识 | 第60-62页 |
第三节 日本法制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| 第62-66页 |
一、 法律发展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| 第62-64页 |
二、 法律发展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| 第64-66页 |
结语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70-71页 |
后记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