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公权力伪证问题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前言第11-12页
第一部分 公权力伪证概述第12-23页
 一、公权力伪证的性质第12-14页
  (一) 公权力伪证概念第12页
  (二) 公权力伪证的性质第12-14页
 二、公权力伪证的几种表现形式第14-17页
  (一) 公安机关、检察院违法取证,隐瞒、伪造证据,甚至阻止证人作证的现象第14页
  (二) 公安机关、检察院采用违法手段,包括采用暴力或其他手段迫使证人作伪证的现象第14-15页
  (三) 公安机关、检察院造假,如伪造物证,伪造证人证言等现象第15-17页
 三、遏制公权力伪证的必要性第17-23页
  (一) 保障人权的需要第17-18页
  (二) 司法公正的需要第18-20页
  (三) 查明事实真相的需要第20-21页
  (四) 防止冤假错案的需要第21-23页
第二部分 遏制公权力伪证的理论基础第23-31页
 一、权力制约理论第23-25页
 二、程序正义理论第25-28页
 三、诉讼构造理论第28-31页
第三部分 国外相关制度比较研究第31-47页
 一、国外的预防公权力伪证的相关制度比较第31-45页
  (一) 预审程序第31-33页
  (二) 直接言词原则和传闻证据规则第33-36页
  (三) 交叉询问和对质询问等质证方法第36-39页
  (四) 强制取证权和对质询问权第39-45页
 二、国际公约中的相关规定第45-46页
  (一) 质证权和强制取证权的相关规定第45-46页
  (二)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规定第46页
 三、国外经验的总结与启示第46-47页
第四部分 我国公权力伪证的现状考察第47-59页
 一、我国公权力伪证的现状第47-48页
 二、我国公权力伪证的成因分析第48-59页
  (一) 立法方面第48-55页
  (二) 司法程序方面第55-59页
第五部分 构建防止公权力伪证行为的救济机制第59-81页
 一、构建防止公权力伪证的程序性救济机制第59-78页
  (一) 审前程序第59-61页
  (二) 审判程序第61-71页
  (三) 相应的制裁和救济措施第71-78页
 二、赋予被告人宪法救济措施第78-81页
结语第81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5页
致谢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刑事司法鉴定启动权配置
下一篇:论民事诉讼中的拟制自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