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论文

财政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目录第10-15页
第一章 导论第15-23页
 第一节 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5-18页
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15-16页
  二、研究的意义第16-18页
 第二节 研究分析框架第18-20页
  一、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二、研究框架第19-20页
 第三节 研究的重点、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0-23页
  一、研究重点第20-21页
  二、研究难点第21页
  三、创新之处第21-22页
  四、不足之处第22-23页
第二章 相关概念、理论及文献综述第23-47页
 第一节 相关概念第23-35页
  一、公共危机第23-29页
  二、公共危机管理第29-32页
  三、社会转型第32-33页
  四、公共财政第33-34页
  五、公共物品(或称公共产品)第34-35页
 第二节 相关理论第35-41页
  一、福利经济学第35-36页
  二、制度经济学第36-39页
  三、公共风险理论第39页
  四、社会风险管理第39-40页
  五、协同治理理论第40页
  六、政府干预理论第40-41页
 第三节 国内外研究综述第41-47页
  一、国外研究现状第41-43页
  二、国内研究现状第43-45页
  三、小结第45-47页
第三章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危机及财政保障第47-63页
 第一节 公共危机管理的制度需求第47-50页
  一、公共危机的本质是制度性危机第47-48页
  二、公共危机的制度需求第48-50页
 第二节 公共危机管理的制度变迁第50-53页
  一、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第50-51页
  二、公共危机管理需要交易成本第51-52页
  三、公共危机管理与其他公共产品的关系第52-53页
 第三节 财政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第53-63页
  一、财政压力引发财政制度变迁第53-57页
  二、社会经济转型与公共财政的关系第57-58页
  三、公共危机管理与公共财政的关系第58-63页
第四章 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经验第63-79页
 第一节 发达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经验第63-71页
  一、美国第63-66页
  二、加拿大第66-67页
  三、澳大利亚第67-69页
  四、日本第69-71页
 第二节 新兴国家或地区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经验第71-73页
  一、新加坡第71-72页
  二、中国台湾第72-73页
 第三节 金砖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经验第73-75页
  一、俄罗斯第73-75页
  二、印度第75页
 第四节 国外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经验总结第75-79页
  一、重视预警体系建设,加强预防投入第76页
  二、政府行政首长担任最高领导,可以有效指挥和调动关键性资源第76页
  三、健全应急组织体系,建立高效运行机制第76-77页
  四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建立高效的公共危机财政信息系统第77页
  五、建立应急财政法律体系,确保应急财政资金有法可依第77页
  六、调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,整合社会资源第77-79页
第五章 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新挑战第79-95页
 第一节 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演进历程第79-82页
  一、建国以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演进历程第79-81页
  二、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演进特征第81-82页
 第二节 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设计第82-89页
  一、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框架设计第82-85页
  二、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现状第85-88页
  三、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设对构建财政保障机制的要求第88-89页
 第三节 转型期我国公共危机新特点第89-95页
  一、转型期社会经济新特点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新挑战第89-91页
  二、转型期我国公共危机新特点第91-95页
第六章 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现状及新挑战第95-117页
 第一节 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财政保障体系的新特点第95-103页
  一、公共财政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第95页
  二、初步明确公共危机各阶段财政应急保障职能第95-100页
  三、明确了我国现行的应急资金筹资渠道第100-103页
 第二节 我国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情况第103-109页
  一、公共危机管理中财政投入的构成第103-105页
  二、近年来财政保障情况第105-109页
 第三节 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财政保障存在的问题第109-114页
  一、准备阶段:应急管理资金不足第109-111页
  二、回应阶段:应急权责不明确第111-113页
  三、恢复阶段:应急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第113-114页
 第四节 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财政保障不足的成因分析第114-117页
  一、公共财政法律制度不健全第114-115页
  二、危机管理尚未做到制度化、规范化和法制化第115页
  三、体制上的欠缺第115页
  四、财政支出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和效益评价机制第115-117页
第七章 典型案例分析第117-125页
 第一节 基本案例概况第117-119页
  一、自然灾害案例第117-118页
  二、突发公共卫生类案例——人感染H7N9禽流感第118-119页
 第二节 基本成效(以自然灾害为例)第119-123页
  一、加大投入力度,为抗灾救灾提供资金保障第119-120页
  二、完善救灾政策,确保抗灾救灾高效有序进行第120-122页
  三、加强资金监管,确保救灾资金安全规范有效第122-123页
 第三节 存在的缺失第123-125页
第八章 公共危机管理财政保障的政策模型第125-143页
 第一节 假定条件第125-129页
  一、全社会福利最大化第125-126页
  二、财政支出效用最大化第126-127页
  三、公共危机的财政支出效用最大化第127-129页
 第二节 动态成本—收益模型第129-140页
  一、公共危机管理成本—收益分析理论第129-131页
  二、变量介绍与函数建立第131-133页
  三、预防阶段的成本—收益分析第133-135页
  四、应急阶段的成本—收益分析第135-136页
  五、恢复重建阶段成本—收益分析第136-140页
 第三节 基本结论第140-143页
  一、强化公共财政投入是公共危机管理必然要求第141页
  二、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性投资社会收益最大第141页
  三、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综合性危机管理部门第141-143页
第九章 健全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体系第143-169页
 第一节 重塑危机管理理念第143-144页
  一、增强危机意识,化被动为主动第143页
  二、增强责任意识第143页
  三、建立及时的信息公开和发布机制第143-144页
  四、整合各方面资源第144页
 第二节 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体系机制第144-153页
  一、健全公共危机财政预警机制第145-147页
  二、健全公共财政应急处置机制第147-151页
  三、健全公共财政恢复和重建机制第151-152页
  四、建立公共财政运行机制第152-153页
 第三节 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预算体系第153-158页
  一、加强公共危机管理财政预算的编制工作第153-154页
  二、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预算资金的筹措机制(图9-4)第154-156页
  三、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预算资金的支出机制第156-158页
 第四节 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制度第158-163页
  一、对公共危机财政支出预算进行审核第158-159页
  二、健全公共危机财政资金监督系统第159-160页
  三、健全公共危机财政资金绩效评估机制第160-163页
 第五节 完善公共危机财政法律制度第163-169页
  一、建立我国公共危机财政法律制度的目标第163-164页
  二、完善我国公共危机财政法律制度的原则第164-165页
  三、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财政立法体系第165-169页
参考文献第169-177页
 (一) 中文文献第169-174页
 (二) 英文文献第174-177页
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第177-179页
后记第179页

论文共1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GIS技术和USLE模型的环江县土壤侵蚀研究
下一篇: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