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水土保持论文--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论文

基于GIS技术和USLE模型的环江县土壤侵蚀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目录第8-10页
1.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相关研究进展第11-19页
     ·土壤侵蚀研究进展第11-15页
     ·USLE 模型各因子研究进展第15-19页
   ·涉及的概念第19-21页
2.研究目的、内容和方法第21-24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21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·基础数据第22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22-24页
3.研究区域概况第24-28页
   ·地理位置第24页
   ·地形地貌第24-25页
   ·土壤与植被第25页
   ·气候与水文特征第25-26页
   ·社会经济第26-28页
4.研究区域土壤侵蚀模数计算第28-48页
   ·降雨侵蚀力因子 R 值计算第28-31页
   ·土壤可蚀性因子 K 值计算第31-33页
   ·坡长坡度因子 LS 值计算第33-35页
     ·LS 因子的一般计算第33-34页
     ·LS 因子的编程运算第34-35页
   ·水土保持措施因子 P 值计算第35-37页
   ·植被覆盖管理因子 C 值计算第37-39页
     ·植被覆盖度的修正第37-38页
     ·C 因子的计算第38-39页
   ·土壤侵蚀模数计算第39-41页
   ·研究区域土壤侵蚀模数分级评价第41-45页
   ·模型计算结果分析论证第45-48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域 USLE 模型驱动因子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模型估算结果论证第46-48页
5.研究区域土壤侵蚀分析第48-58页
   ·坡度与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·海拔高程与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·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·土壤侵蚀量估算第54-55页
   ·泥沙输移量估算第55-56页
   ·水土保持措施建议第56-58页
6.结论与展望第58-62页
   ·研究成果第58-59页
   ·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59-62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不足第59-60页
     ·研究展望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5页
附录一第65-67页
附录二第67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南宁市小城镇景观格局研究--以黎塘镇和永州镇为例
下一篇:财政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