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财政收入、支出论文--税收论文

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目录第12-19页
1 绪论第19-29页
   ·选题背景第19-20页
   ·研究思路第20-21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21-26页
   ·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第26-29页
2 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演进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9-63页
   ·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理论研究综述第29-43页
     ·古典主义学派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庸俗经济学派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社会政策学派第31-33页
     ·新古典学派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凯恩斯主义学派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新古典综合派第35-37页
     ·新剑桥学派第37页
     ·货币主义学派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新制度学派第38-40页
     ·供给学派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第41-43页
   ·国外立法实践中职能定位变迁研究第43-52页
     ·18世纪末至19世纪60年代第43-44页
     ·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第44-45页
     ·20世纪30至70年代第45-47页
     ·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第47-49页
     ·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第49-50页
     ·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第50-52页
   ·个人所得税功能定位影响因素分析第52-62页
     ·财政收支状况第52-53页
     ·经济发展水平第53-55页
     ·收入分配差距第55-56页
     ·政治阶级利益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国际税收竞争第57-58页
     ·税制结构演进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征收管理水平第59-61页
     ·其他影响因素第61-6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2-63页
3 我国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研究第63-87页
   ·职能定位约束因素分析第63-76页
   ·我国税制运行情况评价第76-81页
     ·税收职能发挥情况分析第76-79页
     ·现行分类税制面临的挑战第79-81页
   ·我国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研究第81-84页
     ·理论研究综述第81-83页
     ·我国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分析第83-8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4-87页
4 我国课税模式研究第87-105页
   ·税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第87-95页
     ·个税改革指导思想和实践第87-89页
     ·主要税改方案和实践第89-91页
     ·主要课税模式和实践第91-92页
     ·税制改革关键问题分析第92-95页
   ·我国课税模式研究第95-102页
     ·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特征分析第95-98页
     ·我国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理论分析第98-100页
     ·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路径选择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·税制改革中需要处理好的关键问题第101-10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2-105页
5 课税对象研究第105-137页
   ·课税对象理论研究综述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·来源说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净增值说第106页
     ·消费支出说第106-107页
   ·课税对象地域比较分析第107-116页
     ·美国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·英国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·德国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瑞典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·澳大利亚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·日本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·韩国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·新加坡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·我国台湾地区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·我国香港特区第116页
   ·课税所得项目比较分析第116-129页
     ·雇佣所得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·经营所得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农林牧渔业所得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·财产转让所得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·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·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·信托所得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·受赠所得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·养老金所得第126-129页
     ·非法所得第129页
   ·我国课税对象研究第129-135页
     ·工资薪金所得第130-131页
     ·生产经营所得第131页
     ·劳务报酬所得第131-132页
     ·农林牧渔业所得第132页
     ·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第132-133页
     ·财产转让所得第133页
     ·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第133-134页
     ·递延型养老保险所得第134-135页
     ·其他所得第13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5-137页
6 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总体设计第137-159页
   ·税目划分和税率协调研究第137-139页
     ·我国综合所得与分类所得划分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·税率结构协调机制第138-139页
   ·纳税单位研究第139-144页
     ·主要国家纳税单位选择第139-140页
     ·典型国家纳税单位演化第140-143页
     ·OECD国家纳税单位最新趋势第143页
     ·我国课税单位选择第143-144页
   ·成本费用扣除协调机制研究第144-151页
     ·主要国家成本费用扣除实践第144-149页
     ·主要国家成本费用扣除发展趋势第149-150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成本费用扣除协调机制政策建议第150-151页
   ·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判定标准研究第151-157页
     ·现行政策运行情况评价第152-154页
     ·纳税义务判定标准国际比较第154-156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纳税义务判定标准政策建议第156-1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57-159页
7 综合所得课税制度研究第159-215页
   ·OECD国家税负和税前扣除变化分析第159-189页
     ·法定税率变动分析第159-171页
     ·中央所得税税前基本扣除额变动分析第171-176页
     ·税率门槛变动分析第176-182页
     ·法定税率与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比较分析第182-189页
   ·我国税前扣除和税率结构研究第189-195页
     ·税前扣除项目研究第189-191页
     ·法定税率研究第191-194页
     ·费用扣除和税率级距调整机制研究第194-195页
   ·股权激励所得税收政策研究第195-203页
     ·美国税收政策设计机制研究第196-200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股权激励所得税收政策建议第200-203页
   ·涉外工薪所得税收政策研究第203-207页
     ·现行政策运行情况分析第203-206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涉外工薪所得税收政策建议第206-207页
   ·纳税申报制度研究第207-212页
     ·OECD国家征管制度分析第207-210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纳税申报制度建议第210-21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12-215页
8 股息所得税收政策研究第215-235页
   ·主要国家股息所得税制设计机制研究第215-227页
     ·避免重复征税机制第215-221页
     ·股东分配处理机制第221-223页
     ·资本回购处理机制第223-225页
     ·注销清算处理机制第225-227页
   ·完善我国股息所得税收政策研究第227-232页
     ·现行政策运行情况分析第227-228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股息所得税收政策建议第228-2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32-235页
9 财产转让所得税收政策研究第235-257页
   ·OECD国家税制设计机制研究第235-246页
     ·财产转让所得的实现和确认机制第235页
     ·财产转让所得范围和税率安排第235-239页
     ·损失弥补机制第239-241页
     ·递延纳税机制第241-242页
     ·财产交换股票处理机制第242-245页
     ·个人住所转让所得政策设计第245页
     ·通货膨胀处理机制第245-246页
   ·完善我国财产转让所得税收政策研究第246-253页
     ·现行政策运行情况分析第246-248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财产转让所得税收政策建议第248-25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53-257页
10 投资理财收益税收政策研究第257-271页
   ·我国理财产品发展情况分析第257-258页
     ·产品种类和收益分析第257页
     ·财产品税收特征分析第257-258页
   ·典型国家信托所得税制设计机制研究第258-262页
     ·纳税主体认定机制第259-260页
     ·信托收益所得税特征分析第260-262页
   ·完善我国理财产品收益税收政策研究第262-268页
     ·现行税收政策运行情况分析第262-263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理财产品收益税收政策建议第263-26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68-271页
11 生产经营所得税收政策研究第271-293页
   ·主要国家合伙企业所得税制研究第271-280页
     ·看穿原则适用机制第272-273页
     ·看穿征税结构安排第273-275页
     ·债务、税收成本和损失处理机制第275-276页
     ·与投资人关联交易税收处理机制第276-277页
     ·合伙利益处置税收处理机制第277-279页
     ·清算所得税收处理机制第279-280页
   ·完善我国生产经营所得税收政策建议第280-289页
     ·课税主体第280-281页
     ·看穿机制第281-283页
     ·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第283-284页
     ·应纳税所得额的分配第284-285页
     ·投资者计税基础第285-287页
     ·合伙人退伙所得和清算所得第287-288页
     ·有限合伙税收处理第288页
     ·税率结构安排第288页
     ·纳税地点和扣缴义务人第288-28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89-293页
参考文献第293-297页
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第297-299页
后记第299页

论文共29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财政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研究
下一篇: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路径选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