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宏久蒙古音乐研究之初探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一、选题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二、研究动态 | 第12-13页 |
| 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第1章 吕宏久的音乐生涯 | 第14-19页 |
| ·初到内蒙古大草原 | 第14-15页 |
| ·深入到蒙古族音乐研究中 | 第15-16页 |
| ·心系草原 | 第16-19页 |
| 第2章 吕宏久音乐研究成就 | 第19-30页 |
| ·调式研究 | 第19-23页 |
| ·五声调式的比较 | 第19-22页 |
| ·五声调式在蒙古族民歌中的旋律特点 | 第22-23页 |
| ·旋律色彩转换及旋法特征 | 第23-26页 |
| ·色彩性与功能性的交替 | 第23-24页 |
| ·蒙古族音乐旋律发展规律 | 第24-25页 |
| ·蒙古族民歌音乐创作的技法 | 第25-26页 |
| ·蒙古族民歌旋法 | 第26-30页 |
| ·蒙古族民歌的变凡 | 第26-27页 |
| ·蒙古族音调特点 | 第27-28页 |
| ·蒙古族民歌旋律运动中展现的调式技巧 | 第28-30页 |
| 第3章 吕宏久现象对民族音乐学发展的启示 | 第30-38页 |
| ·学术研究视角的选择 | 第30-35页 |
| ·学术观念上的选择 | 第30-34页 |
| ·文化立场上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| ·注重田野中的音乐文本 | 第35-38页 |
| ·音乐样本与“采录” | 第36页 |
| ·音乐样本与“记录” | 第36-38页 |
| 结语 | 第38-3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| 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