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计算机仿真论文

区域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支持平台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5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·区域教师教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第9页
     ·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教育的核心第9页
     ·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第9-10页
     ·教育信息化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提供了途径第10页
   ·问题提出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教师交流过程中忽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共享第10-11页
     ·虚拟实践共同体—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第11页
   ·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标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·论文框架第13-15页
第2章 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第15-23页
   ·区域界定第15页
   ·教师实践性知识概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·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及共享第15-17页
     ·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综述第17-18页
   ·虚拟实践共同体概述第18-22页
     ·定义及特征第18-20页
     ·虚拟实践共同体的研究综述第20-2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3章 相关现状调研与分析第23-35页
   ·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现状调研第23-33页
     ·调研目的与对象第23页
     ·调研时间与方法第23页
     ·调研内容第23-33页
   ·调研结论与问题解决方案第33-3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4章 区域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模型构建第35-44页
   ·模型设计的理论基础第35-37页
     ·经验学习理论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瑞典学习圈第36-37页
   ·模型构建的思路与原则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成员构成体现异质多元第38页
     ·网络情境提供接入平台第38页
     ·活动设计保证成员参与第38页
     ·群体文化保障发展动力第38页
   ·模型构建第38-43页
     ·理论模型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构建策略第40-4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5章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第44-61页
   ·区域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支持平台的设计第44-49页
     ·平台的设计思想第44页
     ·平台需求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功能模块设计第45-49页
   ·区域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支持平台的实现第49-60页
     ·平台体系结构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平台开发环境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平台模块功能实现第52-6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6章 平台的试用及效果分析第61-73页
   ·平台试运行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教育技术学研究生视角第61页
     ·教师教育专家视角第61页
     ·师范生视角第61-62页
   ·平台试用方案设计第62-63页
     ·试用目的第62页
     ·试用环境第62页
     ·试用对象第62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62页
     ·试用时间第62-63页
   ·试用案例及结果分析第63-66页
     ·试用案例第63-65页
     ·试用结果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·用户评价第66-71页
     ·平台易用性调查第66页
     ·平台认同度调查第66-68页
     ·平台有效性调查第68-7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7章 研究总结与展望第73-75页
   ·研究总结第73页
   ·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第73-74页
   ·后续研究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79页
附录第79-83页
 附录1 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调查问卷第79-82页
 附录2 区域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支持平台试用效果评价问卷第82-83页
致谢第83-8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、参编教材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师范生顶岗实习EPSS设计研究
下一篇:SecondLife环境下初中力学虚拟实验的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