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图目录 | 第10页 |
表目录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9页 |
第一节 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 | 第11-13页 |
一、时代背景 | 第11-12页 |
二、理论背景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一、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3-15页 |
二、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5-16页 |
三、小结 | 第16页 |
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 | 第16-17页 |
一、生物学概念对于生物学学习的重要性 | 第16页 |
二、思维过程研究的重要性 | 第16页 |
三、思维障碍研究的重要性 | 第16-17页 |
四、新课改在课程实施方面的要求 | 第17页 |
五、此方面研究的缺乏 | 第17页 |
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 | 第17-19页 |
一、理论意义 | 第17-18页 |
二、实践意义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9-23页 |
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9-23页 |
一、概念 | 第19-20页 |
二、概念形成 | 第20-21页 |
三、思维 | 第21页 |
四、思维过程 | 第21页 |
五、思维障碍 | 第21-22页 |
六、个案研究 | 第22页 |
七、生物学概念形成思维过程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初中生生物学概念形成思维过程的个案研究 | 第23-50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设计思路 | 第23-26页 |
一、研究目的 | 第23页 |
二、研究的总体内容 | 第23页 |
三、研究的基本过程 | 第23-24页 |
四、研究对象 | 第24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24-25页 |
六、研究结果的分析方法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初中生生物学概念形成思维过程的理论模型构建 | 第26-33页 |
一、研究目的 | 第26页 |
二、研究假设 | 第26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26页 |
四、研究过程 | 第26-33页 |
第三节 初中生生物学概念形成思维过程的实证研究 | 第33-50页 |
一、生物学概念的确定 | 第33-36页 |
二、思维基本过程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| 第36-42页 |
三、口语报告语义归类结果 | 第42-43页 |
四、口语报告障碍分析结果 | 第43-47页 |
五、观察记录分析结果 | 第47-48页 |
六、口语报告和观察记录障碍分析结果汇总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结果讨论及结论 | 第50-66页 |
第一节 结果讨论 | 第50-62页 |
一、对个案研究分析的结果讨论 | 第50-61页 |
二、对初中生物学概念形成思维过程的理论模型检验、修正的结果讨论 | 第61-62页 |
第二节 结论 | 第62-64页 |
一、构建的初中生物学概念形成思维过程的理论模型有效 | 第62页 |
二、初中生生物学概念形成的一般思维过程 | 第62-63页 |
三、初中生生物学概念形成的思维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3-64页 |
第三节 教学中应考虑的问题 | 第64-65页 |
一、重视直观材料的运用 | 第64页 |
二、注重初中生分析、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| 第64页 |
三、注意学生已有知识的复习 | 第64页 |
四、重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| 第64页 |
五、注意学生认知水平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差距 | 第64-65页 |
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 | 第65页 |
一、构建初中生生物学概念思维过程理论模型的过程方面 | 第65页 |
二、口语报告的实施方面 | 第65页 |
第五节 本研究的展望 | 第65-66页 |
一、不同类型概念形成不同规律、特征的研究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