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导论 | 第7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8-11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8-9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9-11页 |
·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1页 |
·论文的基本结构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2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 | 第13-16页 |
·大学生群体中信教比例基本状况 | 第13-14页 |
·信教学生人数比例 | 第13页 |
·对宗教流派及信仰的选择 | 第13页 |
·信仰宗教的原因 | 第13-14页 |
·大学生对宗教知识及国家宗教法规的认知情况 | 第14-15页 |
·对宗教知识了解匮乏 | 第14页 |
·对国家的宗教政策了解匮乏 | 第14页 |
·对宗教与其他概念关系的认知 | 第14-15页 |
·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 | 第15页 |
·大学生接触传教的情况和对传教的态度 | 第15-16页 |
3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分析 | 第16-24页 |
·社会因素 | 第16-17页 |
·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影响 | 第16页 |
·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·旅游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| 第17页 |
·境外组织强力渗透所带来的影响 | 第17页 |
·民族、区域及家庭因素 | 第17-19页 |
·民族、区域因素 | 第17-18页 |
·家庭因素 | 第18-19页 |
·学校因素 | 第19-21页 |
·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教育缺失 | 第19页 |
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、针对性问题 | 第19-20页 |
·髙校教师队伍中信仰宗教者的影晌 | 第20-21页 |
·大学生个体因素 | 第21-24页 |
·好奇心强、求知欲旺盛,容易对宗教的神秘色彩产生浓厚兴趣 | 第21-22页 |
·归属感弱、精神压力大,容易对宗教产生过分的依赖 | 第22页 |
·安全感差、抗压能力弱,容易对宗教产生强烈的需求 | 第22-24页 |
4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引导对策 | 第24-35页 |
·社会教育对策 | 第24-25页 |
·正确处理社会主流思想与社会多元信仰的关系 | 第24页 |
·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影响作用 | 第24-25页 |
·家庭教育对策 | 第25-26页 |
·高校教育对策 | 第26-35页 |
·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宗教观教育 | 第26-28页 |
·吸纳借鉴宗教文化中的有利因素,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| 第28-29页 |
·密切关注大学生需要,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| 第29-30页 |
·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| 第30-32页 |
·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,有效抵制非法宗教活动的不良影响 | 第32-35页 |
5 结语 | 第35-36页 |
致谢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附件 | 第39-48页 |
硕士毕业生信息表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