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森林保护学论文--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鳞翅目害虫论文

中国木蠹蛾科14种昆虫的DNA条形码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1. 引言第8-16页
     ·DNA条形码研究进展第8-13页
       ·DNA条形码的产生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·DNA条形码的原理第9页
       ·DNA条形码的基因的选定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·DNA条形码工作流程及分析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·DNA条形码技术在昆虫分类的应用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·木蠹蛾科分类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·研究主要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·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第15-16页
2. 木蠹蛾科DNA条形码体系的建立第16-31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·供试样品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主要试剂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主要仪器设备第19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·昆虫基因组DNA的提取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·基因组DNA检测第20页
       ·COⅠ基因条形码片段的PCR扩增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·序列特征分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·系统发育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结果分析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·PCR扩增及序列信息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·遗传距离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·遗传多样性(单倍型)分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·系统发育树第25-27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·木蠹蛾科DNA条形码评价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·木蠹蛾科系统发育关系第28页
       ·芳香木蠹蛾可能存在隐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沙棘木蠹蛾与榆木蠹蛾的遗传差异第29-31页
3. 沙棘木蠹蛾与榆木蠹蛾的遗传进化关系第31-41页
  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·供试样品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·DNA的提取、扩增及测序第33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处理方法第33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·序列特征第34页
       ·遗传距离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单倍型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·系统发育树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·HH/HV混合集群变异分子方差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39-41页
4. 结论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初步建立了木蠹蛾科DNA条形码体系第41页
     ·沙棘木蠹蛾与榆木蠹蛾的遗传分化仅相当于种内水平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50页
个人简介第50-51页
导师简介第51-52页
获得成果目录第52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摄像机标定技术的林火定位方法研究
下一篇:江西大岗山地区森林可燃物载量与潜在火行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