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大岗山地区森林可燃物载量与潜在火行为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1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林火行为相关概念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8页 |
·森林可燃物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地表火行为研究 | 第13-16页 |
·地表火模型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借用计算机进行林火蔓延的模拟 | 第15页 |
·地表火实验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树冠火行为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特殊火行为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案 | 第18-21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9-20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2 研究地区概况 | 第21-24页 |
·研究地区气候 | 第21-23页 |
·研究地区地质及土壤特征 | 第23页 |
·研究地区植被类型 | 第23-24页 |
3 研究方法 | 第24-28页 |
·样地设置与可燃物分布调查 | 第24页 |
·乔木可燃物空间分布调查 | 第24页 |
·灌木层和草本层可燃物调查 | 第24页 |
·可燃物理化性质测定 | 第24-26页 |
·可燃物空间密度测定 | 第25页 |
·可燃物热值测定 | 第25页 |
·可燃物灰分含量测定 | 第25-26页 |
·抽提物含量测定 | 第26页 |
·可燃物粗纤维含量测定 | 第26页 |
·潜在火行为计算 | 第26-28页 |
·林火蔓延速率计算 | 第26-27页 |
·火线强度计算 | 第27页 |
·火焰长度计算 | 第27-28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69页 |
·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可燃物特征及模型参数确定 | 第29-38页 |
·地表可燃物载量 | 第29-31页 |
·树冠可燃物载量(空间密度) | 第31-38页 |
·可燃物理化性质对比 | 第38-40页 |
·不同林型地表火行为分析 | 第40-43页 |
·不同林火蔓延速率条件下地表火强度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不同林火蔓延速率条件下地表火焰长度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各林型地表火行为指标排序 | 第43页 |
·不同林型树冠火行为分析 | 第43-69页 |
·马尾松林树冠火行为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刨花楠林树冠火行为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柳杉林树冠火行为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丝栗栲林树冠火行为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桤木林树冠火行为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木荷林树冠火行为分析 | 第55-57页 |
·硬阔混交林树冠火行为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柏木林树冠火行为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鹿角杜鹃林树冠火行为分析 | 第61-63页 |
·常绿阔叶林树冠火行为分析 | 第63-65页 |
·水杉林树冠火行为分析 | 第65-67页 |
·树冠火行为指标综合分析 | 第67-69页 |
5 结论与讨论 | 第69-72页 |
·结论 | 第69-70页 |
·讨论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8页 |
个人简介 | 第78-80页 |
导师简介 | 第80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