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3页 |
一、网络隐私权概述 | 第13-17页 |
(一) 网络兴起对隐私权的影响 | 第13页 |
(二) 网络隐私权的涵义 | 第13-14页 |
(三) 网络隐私权的特点 | 第14-17页 |
1. 隐私的保护范围不断扩大 | 第14-15页 |
2. 网络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经济价值 | 第15-16页 |
3. 侵害网络隐私权的方式快捷且日趋高技术化 | 第16页 |
4. 侵害网络隐私权的手段隐蔽,后果严重 | 第16-17页 |
二、网络隐私权的侵害分析 | 第17-25页 |
(一) 网络隐私权的侵害主体 | 第17-20页 |
1. 政府 | 第17-18页 |
2. 网络服务商和设备供应商 | 第18-19页 |
3. 黑客 | 第19-20页 |
4. 雇主 | 第20页 |
(二) 网络隐私权的侵害表现 | 第20-25页 |
1. 针对个人数据的侵害 | 第21-23页 |
2. 针对私人活动的侵害 | 第23-24页 |
3. 针对私人领域的侵害 | 第24-25页 |
三、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模式 | 第25-33页 |
(一) 欧盟模式及优缺分析 | 第25-28页 |
1. 欧盟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模式 | 第25-27页 |
2. 欧盟模式优缺分析 | 第27-28页 |
(二) 美国模式及利弊分析 | 第28-33页 |
1. 美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模式 | 第28-30页 |
2. 美国模式优缺分析 | 第30-33页 |
四、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不足 | 第33-39页 |
(一)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 | 第33-35页 |
1.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| 第33-34页 |
2.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自律措施 | 第34-35页 |
(二)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存在的不足 | 第35-39页 |
1. 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6页 |
2. 自律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9页 |
五、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建议 | 第39-45页 |
(一) 完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 | 第39-41页 |
1. 在民法通则中确认隐私权为独立的人格权 | 第39-40页 |
2. 对网络隐私权单独立法 | 第40页 |
3. 制定《网络隐私权保护条例》 | 第40-41页 |
(二) 加强行业自律,使之能适应与立法规制相协调的需要 | 第41-45页 |
1. 网站制定并在主页上明示保护隐私权的声明 | 第42页 |
2. 成立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自律组织 | 第42-43页 |
3. 成立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达标认证机构 | 第43页 |
4. 使用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技术软件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