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3页 |
·植物开花途径 | 第13-16页 |
·自主途径(autonomous pathway) | 第13-14页 |
·光周期途径(photoperiod pathway) | 第14页 |
·赤霉素途径(gibberellin pathway) | 第14-15页 |
·春化途径(vernalization pathway) | 第15-16页 |
·低温胁迫与信号转导 | 第16-18页 |
·低温胁迫下植物的反应 | 第16页 |
·低温胁迫与信号转导 | 第16-18页 |
·植物开花与抗寒之间关系 | 第18-19页 |
·FLC、FT结构功能及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| 第19-23页 |
·FLC、FT结构功能 | 第19页 |
·FLC、FT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| 第19-21页 |
·其他开花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引言 | 第23-25页 |
·研究目的意义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材料和方法 | 第25-31页 |
·实验材料、药品及仪器 | 第25-26页 |
·植物材料与表达载体 | 第25页 |
·试剂及药品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6-31页 |
·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芥菜 | 第26页 |
·长短日照、春化处理条件 | 第26-27页 |
·pCABarFLC、pCABarFT、pCABarRbcSFT转基因植株后代的除草剂抗性筛选 | 第27页 |
·T_2代pCABarFLC、pCABarFT转基因芥菜抗寒性检测 | 第27页 |
·转基因芥菜DNA的提取 | 第27-28页 |
·转基因芥菜的PCR检测、除草剂抗性鉴定 | 第28页 |
·转基因芥菜RNA提取和cDNA合成 | 第28-29页 |
·pCABarFLC转基因芥菜BoFLC3基因的表达分析 | 第29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9-31页 |
第4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41页 |
·pCABarFLC、pCABarFT、pCABarRbcSFT转基因芥菜植株的获得 | 第31页 |
·pCABarFLC、pCABarFT、pCABarRbcSFT转基因芥菜植株PCR鉴定及形态学变异 | 第31-33页 |
·pCABarFLC、pCABarFT、pCABarRbcSFT转基因芥菜后代的除草剂抗性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日照长短对T1代pCABarFLC、pCABarFT、pCABarRbcSFT转基因芥菜开花时间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·低温春化处理对T1代pCABarFLC、pCABarFT转基因芥菜开花时间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T2代pCABarFLC、pCABarFT转基因芥菜的抗寒性分析 | 第38-41页 |
第5章 讨论 | 第41-45页 |
·BoFLC3和ATFT转基因芥菜开花时间与日照长短的关系 | 第41页 |
·BoFLC3和ATFT共表达对芥菜开花时间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低温处理影响BoFLC3转基因芥菜开花时间 | 第42页 |
·FLC表达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| 第42页 |
·FLC过量表达与植物育性之间的关系 | 第42-45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7页 |
缩略词表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1页 |
在学期间发表文章和参加项目情况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