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20页 |
·关键词解释 | 第9-13页 |
·公共危机事件 | 第9-10页 |
·信息发布 | 第10-12页 |
·舆论引导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·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2 朝阳市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发布现状 | 第20-31页 |
·朝阳市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发布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及工作历程 | 第20-24页 |
·朝阳市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发布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| 第20-22页 |
·朝阳市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发布工作历程 | 第22-24页 |
·朝阳市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发布的特点 | 第24-26页 |
·加强舆情分析和研判 | 第24页 |
·新闻发布会数量不断增多 | 第24-25页 |
·多种渠道推动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公开 | 第25-26页 |
·朝阳市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发布个案分析 | 第26-31页 |
·2007年百姓楼着火事件 | 第26-28页 |
·2009年特大旱灾事件 | 第28-29页 |
·2012年小儿流行性感冒事件 | 第29-31页 |
3 朝阳市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发布工作所存问题及国内外经验借鉴 | 第31-45页 |
·朝阳市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发布工作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7页 |
·缺乏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支撑 | 第31页 |
·社情民意不够通达 | 第31-33页 |
·堵截封锁相关消息 | 第33-35页 |
·信息分布不对称 | 第35页 |
·新闻发言人整体素质不高 | 第35-37页 |
·朝阳市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发布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管理体制不健全 | 第37页 |
·管理机构缺位 | 第37-38页 |
·政府信息源角色缺失 | 第38-39页 |
·对舆论引导认识错位 | 第39-40页 |
·国内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发布工作个案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吉林打捞化工桶工作中的信息发布 | 第40-41页 |
·广西那读矿难中的信息公开 | 第41-42页 |
·国内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发布对朝阳的启示 | 第42-45页 |
·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公开透明 | 第42页 |
·发挥各个责任部门的组织领导职能 | 第42-43页 |
·发挥主流媒体作用 | 第43-45页 |
4 完善朝阳市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发布建设的对策建议 | 第45-57页 |
·加强和完善政策和制度建设 | 第45-47页 |
·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| 第45-46页 |
·进一步通达社情民意 | 第46-47页 |
·正确运用舆论监督 | 第47-50页 |
·让舆论监督成为推动“善政”的工具 | 第47-48页 |
·有效开发和利用舆论监督 | 第48-49页 |
·强化舆论监督效果 | 第49-50页 |
·有效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| 第50-52页 |
·迅速启动新闻应急机制 | 第50页 |
·有效引导舆论 | 第50-51页 |
·通过权威媒体发布正面声音 | 第51-52页 |
·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制 | 第52-54页 |
·建立政府-媒体-市民“三位一体”的信息管理机制 | 第52页 |
·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| 第52-53页 |
·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| 第53-54页 |
·增强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| 第54-57页 |
·进一步完善媒体服务体系 | 第54-55页 |
·积极应对舆论压力 | 第55页 |
·正确应对已经形成的负面舆论 | 第55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附件 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发布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