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14页 |
| ABSTRACT | 第14-16页 |
| 1. 引言 | 第16-26页 |
| ·葛洪生平及《抱朴子外篇》的创作 | 第16-18页 |
| ·《抱朴子外篇》的内容 | 第18-21页 |
| ·《抱朴子外篇》的版本 | 第21页 |
| ·葛洪及《抱朴子》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4页 |
| ·二十世纪以前的研究情况 | 第21-23页 |
| ·两晋南北朝时期 | 第21-22页 |
| ·隋唐五代时期 | 第22页 |
| ·宋元时期 | 第22页 |
| ·明清时期 | 第22-23页 |
| ·二十世纪以来的研究情况 | 第23-24页 |
| ·葛洪生平事迹研究 | 第23页 |
| ·思想研究 | 第23页 |
| ·译注研究 | 第23-24页 |
| ·综合研究 | 第24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4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| 第24-25页 |
| ·对《抱朴子外篇》研究的价值 | 第25页 |
| ·对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价值 | 第25页 |
| ·对《汉语大词典》研究的价值 | 第25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2. 《抱朴子外篇》复音词的判定标准 | 第26-31页 |
| ·意义标准 | 第27-29页 |
| ·构成新义 | 第27页 |
| ·形成概括义 | 第27-28页 |
| ·具有偏指义 | 第28页 |
| ·增加附加义 | 第28页 |
| ·产生特指义 | 第28-29页 |
| ·确认派生词 | 第29页 |
| ·形式标准 | 第29-30页 |
| ·其他标准 | 第30-31页 |
| 3. 《抱朴子外篇》复音词新词新义 | 第31-74页 |
| ·新词 | 第32-57页 |
| ·《汉语大词典》首证之新词 | 第32-38页 |
| ·最早见于《抱朴子外篇》之首证新词 | 第32-33页 |
| ·《抱朴子外篇》之前已有用例,但《汉语大词典》作为首证之词条 | 第33-38页 |
| ·《汉语大词典》书证迟晚之新词 | 第38-51页 |
| ·最早用例为《抱朴子外篇》之新词 | 第38-46页 |
| ·《抱朴子外篇》之前已有用例,但《汉语大词典》首证晚于《抱朴子外篇》之词条 | 第46-51页 |
| ·《汉语大词典》未收之新词 | 第51-57页 |
| ·新义 | 第57-74页 |
| ·《汉语大词典》首证之新义 | 第57-64页 |
| ·最早见于《抱朴子外篇》之首证新义 | 第57-58页 |
| ·《抱朴子外篇》之前已有用例,但《汉语大词典》作为首证之词义 | 第58-64页 |
| ·《汉语大词典》书证迟晚之新义 | 第64-71页 |
| ·最早用例为《抱朴子外篇》之新义 | 第64-70页 |
| ·《抱朴子外篇》之前已有用例,但《汉语大词典》首证晚于《抱朴子外篇》之词义 | 第70-71页 |
| ·《汉语大词典》未收之新义 | 第71-74页 |
| 4. 《抱朴子外篇》复音词新词新义产生的原因 | 第74-80页 |
| ·社会风俗的影响 | 第75页 |
| ·佛教的影响 | 第75-76页 |
| ·道教的影响 | 第76-77页 |
| ·人才选拔制度的影响 | 第77-78页 |
| ·天文历法的影响 | 第78-79页 |
| ·医学的影响 | 第79页 |
| ·个人因素的影响 | 第79-80页 |
| 5. 结语 | 第80-82页 |
| 附表一:《汉语大词典》首证之新词——最早见于《抱朴子外篇》之首证新词 | 第82-93页 |
| 附表二:《汉语大词典》首证之新词——《抱朴子外篇》之前已有用例,但《汉语大词典》作为首证之词条 | 第93-94页 |
| 附表三:《汉语大词典》书证迟晚之新词——最早用例为《抱朴子外篇》之新词 | 第94-96页 |
| 附表四:《汉语大词典》书证迟晚之新词——《抱朴子外篇》之前已有用例,但《汉语大词典》首证晚于《抱朴子外篇》之词条 | 第96-97页 |
| 附表五:《汉语大词典》未收之新词 | 第97-99页 |
| 附表六:《汉语大词典》首证之新义——最早见于《抱朴子外篇》之首证新义 | 第99-107页 |
| 附表七:《汉语大词典》首证之新义——《抱朴子外篇》之前已有用例,但《汉语大词典》作为首证之词义 | 第107-108页 |
| 附表八:《汉语大词典》书证迟晚之新义——最早用例为《抱朴子外篇》之新义 | 第108-109页 |
| 附表九:《汉语大词典》书证迟晚之新义——《抱朴子外篇》之前已有用例,但《汉语大词典》首证晚于《抱朴子外篇》之词义 | 第109-110页 |
| 附表十:《汉语大词典》未收之新义 | 第110-11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1-115页 |
| 致谢 | 第115-11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116-117页 |
|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11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