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5页 |
一、 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一) 语气副词是汉语习得的难点 | 第10页 |
(二) 语气副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 | 第10-11页 |
二、 选题目的 | 第11页 |
三、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(一) “毕竟、到底、究竟、终究”的本体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(二) “毕竟、到底、究竟、终究”的教学研究综述 | 第13页 |
四、 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语气副词“毕竟、到底、究竟、终究”的本体研究 | 第15-31页 |
一、 语气副词“毕竟” | 第15-19页 |
(一) “毕竟”的语义及语气分析 | 第15-16页 |
(二) “毕竟”的常见搭配结构分析 | 第16-18页 |
(三) “毕竟”的语用分析 | 第18-19页 |
二、 语气副词“到底” | 第19-23页 |
(一) “到底”的语义及语气分析 | 第19-20页 |
(二) “到底”的常见搭配结构分析 | 第20-22页 |
(三) “到底”的语用功能 | 第22-23页 |
三、 语气副词“究竟” | 第23-26页 |
(一) “究竟”的语义及语气分析 | 第23-24页 |
(二) “究竟”的常见搭配结构分析 | 第24-25页 |
(三) “究竟”的语用分析 | 第25-26页 |
四、 语气副词“终究” | 第26-28页 |
(一) “终究”的语义及语气分析 | 第26-27页 |
(二) “终究”的常见搭配结构分析 | 第27-28页 |
(三) “终究”的语用分析 | 第28页 |
五、 四者意义的的对比 | 第28-31页 |
第二章 语气副词“毕竟、到底、究竟、终究”的汉英对比分析研究 | 第31-38页 |
一、 汉英副词比较 | 第31-32页 |
(一) 对汉英副词定义及分类的比较 | 第31页 |
(二) 对汉英副词功能的比较 | 第31-32页 |
二、 语气副词的汉英比较 | 第32-33页 |
(一) 汉英语气副词之同 | 第32页 |
(二) 汉英语气副词之异 | 第32-33页 |
三、 语气副词“毕竟”的汉英对比分析 | 第33-35页 |
四、 语气副词“到底”的汉英对比分析 | 第35-36页 |
五、 语气副词“究竟”的汉英对比分析 | 第36页 |
六、 语气副词“终究”的汉英对比分析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留学生关于这一组语气副词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其偏误分析 | 第38-47页 |
一、 相关说明 | 第38页 |
(一) 语料来源 | 第38页 |
(二) 调查对象、范围及方法 | 第38页 |
(三)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的统计与分析方法 | 第38页 |
二、 语气副词习得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 | 第38-40页 |
三、 语气副词测试题统计结果及分析 | 第40-44页 |
(一) 语气副词“毕竟”的偏误分析 | 第41-42页 |
(二) 语气副词“到底”的偏误分析 | 第42-43页 |
(三) 语气副词“究竟”的偏误分析 | 第43-44页 |
(四) 语气副词“终究”的偏误分析 | 第44页 |
四、 语气副词偏误成因分析 | 第44-47页 |
(一) 语义难度 | 第44-45页 |
(二) 语法问题 | 第45页 |
(三) 语用问题 | 第45-46页 |
(四) 文化心理差异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语气副词的教学策略探讨 | 第47-55页 |
一、 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气副词的安排原则 | 第47-48页 |
二、 语气副词的教学方法 | 第48-55页 |
(一) 认知教学法 | 第48页 |
(二) 在讲解语气副词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: | 第48-50页 |
(三) 语气副词“毕竟、到底、究竟、终究”的教学设计 | 第50-55页 |
结语 | 第55-57页 |
注释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3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