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引言 | 第9-10页 |
|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0-19页 |
| 1 情绪概念及生气情绪 | 第10-13页 |
| ·情绪定义及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| ·生气情绪 | 第10-13页 |
| ·生气情绪定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生气情绪的相关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2 情绪诱发 | 第13-15页 |
| ·情绪诱发技术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·实验诱发的情绪时间进程 | 第14-15页 |
| 3 情绪调节 | 第15-19页 |
| ·情绪调节概述 | 第15-16页 |
| ·情绪调节策略 | 第16-17页 |
| ·情绪调节策略的有关研究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 | 第19-21页 |
| 1 以往研究不足 | 第19页 |
| 2 研究思路 | 第19页 |
| 3 研究假设 | 第19-20页 |
| 4 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20页 |
| ·实践意义 | 第20-21页 |
|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| 第21-35页 |
| 研究一 定向书写任务诱发生气情绪的有效性 | 第21-23页 |
| 1 研究目的 | 第21页 |
| 2 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21页 |
| ·研究材料 | 第21页 |
| ·试验程序 | 第21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21页 |
| 3 结果分析 | 第21-22页 |
| 4 讨论 | 第22页 |
| 5 小结 | 第22-23页 |
| 研究二 定向书写任务诱发生气情绪的有效性时间进程 | 第23-25页 |
| 1 研究目的 | 第23页 |
| 2 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23页 |
| ·研究材料 | 第23页 |
| ·试验程序 | 第23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23-24页 |
| 3 结果分析 | 第24页 |
| 4 讨论 | 第24页 |
| 5 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研究三 情绪调节策略对定向书写任务诱发生气情绪的调节作用 | 第25-35页 |
| 1 研究目的 | 第25页 |
| 2 研究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25页 |
| ·研究材料 | 第25页 |
| ·试验程序 | 第25-26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26页 |
| 3 结果分析 | 第26-32页 |
| ·情绪调节策略结果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·情绪调节策略效果的描述统计 | 第26-27页 |
| ·情绪调节策略效果的方差分析结果 | 第27页 |
| ·情绪调节策略简单效应分析 | 第27-30页 |
| ·3分钟时调节策略多重比较 | 第28页 |
| ·5分钟时调节策略多重比较 | 第28-29页 |
| ·7分钟时调节策略多重比较 | 第29页 |
| ·9分钟时调节策略多重比较 | 第29-30页 |
| ·测量时间简单主效应分析 | 第30-32页 |
| ·简单观看组的多重比较 | 第30-31页 |
| ·评价重视组的多重比较 | 第31页 |
| ·评价忽视组的多重比较 | 第31页 |
| ·表情抑制组的多重比较 | 第31-32页 |
| ·表情宣泄组的多重比较 | 第32页 |
| ·情绪调节策略的性别差异 | 第32页 |
| 4 讨论 | 第32-34页 |
| 5 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| 第35-37页 |
| ·定向书写任务诱发生气情绪的有效性及时间进程 | 第35页 |
| ·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性及时间进程 | 第35-36页 |
| ·研究创新 | 第36页 |
| ·研究不足 | 第36-37页 |
| 第五部分 结论 | 第37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| 附录 | 第41-44页 |
| 情绪的相关研究 | 第41-42页 |
| 情绪主观评定表1 | 第42-43页 |
| 情绪主观评定表2 | 第43-44页 |
|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4-45页 |
| 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