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35页 |
·论文研究背景 | 第9-14页 |
·产品保证及保证服务的市场竞争价值日益突显 | 第9-10页 |
·制造商产品保证管理及保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0-14页 |
·国内外产品保证领域研究现状 | 第14-28页 |
·产品保证与保证政策 | 第14-16页 |
·产品保证成本预测研究进展 | 第16-18页 |
·保证成本优化与控制 | 第18-24页 |
·产品保证影响感知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| 第24-25页 |
·延展保证策略设计与定价研究进展 | 第25-26页 |
·产品保证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| 第26-28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来源 | 第28-30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 | 第28-29页 |
·课题研究意义 | 第29-30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30页 |
·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| 第30-33页 |
·论文研究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论文的技术线路和研究内容 | 第31-33页 |
·论文创新点 | 第33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二章 产品保证的感知质量效应及产品保证策略设计 | 第35-61页 |
·产品保证与感知质量 | 第35-37页 |
·产品保证的角色 | 第35页 |
·感知质量 | 第35-36页 |
·产品保证与感知质量的关联途径 | 第36-37页 |
·产品保证信号的感知质量效应研究进展 | 第37-43页 |
·产品保证是否可充当质量的可靠性信号 | 第37-38页 |
·产品保证与其他质量线索的比较 | 第38-39页 |
·产品保证与其它质量线索的联合效应 | 第39-42页 |
·考虑市场特征的产品保证影响感知质量评价的研究 | 第42-43页 |
·基于竞争和消费行为变化的产品保证质量信号分析 | 第43-54页 |
·消费行为变化对产品保证需求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产品保证质量信号效应测度实验 | 第44-54页 |
·四位一体的产品保证质量信号效应分析模型 | 第54-55页 |
·基于竞争和需求的制造商基本产品保证策略设计 | 第55-59页 |
·产品保证质量信号效应的整体分析 | 第55-57页 |
·制造商基本产品保证政策设计思路 | 第57-58页 |
·制造商基本产品保证策略设计 | 第58-59页 |
·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三章 延展保证及消费者选购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1-75页 |
·延展保证基本概念与特征 | 第61-63页 |
·延展保证的内涵及其作用 | 第61-62页 |
·延展保证风险分析 | 第62-63页 |
·延展保证运营模式 | 第63页 |
·我国延展保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| 第63-65页 |
·对延展保证认知不足 | 第64页 |
·延展保证供应主体自身发展不足 | 第64-65页 |
·缺乏延展保证购买与营销氛围 | 第65页 |
·延展保证购买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5-73页 |
·延展保证购买影响因素分析实验一 | 第66-69页 |
·延展保证购买影响因素分析实验二 | 第69-73页 |
·小结 | 第73-75页 |
第四章 制造商延展保证菜单设计与定价研究 | 第75-95页 |
·延展保证菜单设计 | 第75-78页 |
·延展保证菜单变量 | 第75-77页 |
·延展保证菜单设计 | 第77-78页 |
·单个产品延展保证定价模型 | 第78-89页 |
·问题分析 | 第79-80页 |
·基本模型 | 第80-86页 |
·基本模型的扩展 | 第86-87页 |
·案例分析 | 第87-89页 |
·产品线同类产品延展保证定价设计 | 第89-94页 |
·不考虑价格波动的产品线下延展保证定价分析 | 第89-90页 |
·考虑价格波动的产品线下延展保证定价分析 | 第90-91页 |
·产品线下延展保证定价思路 | 第91-92页 |
·产品线下延展保证定价方法 | 第92-94页 |
·小结 | 第94-95页 |
第五章 制造商保证服务和备件库存策略研究 | 第95-115页 |
·基于供应链协调的制造商产品保证和服务策略设计研究 | 第95-105页 |
·文献回顾 | 第95-96页 |
·保证服务供应链结构与基本模型 | 第96-99页 |
·模型分析 | 第99-103页 |
·案例分析 | 第103-105页 |
·结论 | 第105页 |
·基于保证期维修服务需求的制造商备件库存控制策略设计 | 第105-113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105-106页 |
·模型建立 | 第106-111页 |
·实例分析 | 第111-113页 |
·结论 | 第113页 |
·小结 | 第113-11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15-117页 |
·论文总结 | 第115-116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16-1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7-129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| 第129-131页 |
致谢 | 第1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