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目录 | 第10-13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3-18页 |
| ·铁路车辆知识 | 第13-14页 |
| ·铁路货车的一般构造 | 第13页 |
| ·车辆主要部件 | 第13-14页 |
| ·车种车号 | 第14页 |
| ·货车转向架 | 第14页 |
| ·“5T”系统产生背景 | 第14-15页 |
| ·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需要 | 第14页 |
| ·国际安全形势发展的需要 | 第14-15页 |
| ·提高运输效率的需要 | 第15页 |
| ·减轻列检人员作业负担的需要 | 第15页 |
| ·“5T”系统定义及功能 | 第15-16页 |
| ·“5T”系统国内外建设发展历程 | 第16-17页 |
| ·国外研究发展历程 | 第16页 |
| ·国内“5T”系统建设发展历程 | 第16-17页 |
| ·模拟实验及现代信号分析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第2章 “5T”系统分类说明 | 第18-54页 |
| ·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(THDS) | 第18-33页 |
| ·THDS结构图 | 第18-19页 |
| ·THDS工作原理 | 第19-25页 |
| ·THDS技术指标要求 | 第25页 |
| ·THDS技术条件 | 第25-26页 |
| ·THDS的发展 | 第26-28页 |
| ·THDS运用实例 | 第28-33页 |
| ·货车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(TPDS) | 第33-39页 |
| ·TPDS总体结构图 | 第34-35页 |
| ·TPDS工作原理 | 第35页 |
| ·TPDS技术性能 | 第35-36页 |
| ·TPDS安装技术条件 | 第36页 |
| ·TPDS的发展 | 第36-37页 |
| ·TPDS运用实例 | 第37-39页 |
| ·货车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(TADS) | 第39-44页 |
| ·TADS网络结构图 | 第39-40页 |
| ·TADS工作原理 | 第40-41页 |
| ·TADS功能 | 第41页 |
| ·TADS技术条件 | 第41页 |
| ·TADS的发展 | 第41-42页 |
| ·TADS运用实例 | 第42-44页 |
| ·货车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(TFDS) | 第44-51页 |
| ·TFDS设备构成 | 第44-45页 |
| ·TFDS工作原理 | 第45-46页 |
| ·TFDS系统功能 | 第46页 |
| ·TFDS技术指标要求 | 第46-47页 |
| ·TFDS的发展 | 第47页 |
| ·TFDS运用实例 | 第47-51页 |
| ·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(TCDS) | 第51-54页 |
| ·TCDS系统构成及功能 | 第51-52页 |
| ·TCDS设备 | 第52页 |
| ·TCDS的发展 | 第52-53页 |
| ·昆明局冗03的建设 | 第53-54页 |
| 第3章 地对车安全监控体系“5T”系统 | 第54-61页 |
| ·“5T”系统产生背景 | 第54-55页 |
| ·“5T”系统建设原则 | 第55页 |
| ·“5T”系统建设情况 | 第55-56页 |
| ·“5T”整合发展方向 | 第56页 |
| ·“5T”整合技术方案 | 第56-57页 |
| ·“5T”系统显现的作用 | 第57页 |
| ·“5T”系统现存的问题 | 第57-59页 |
| ·运用理念陈旧 | 第57-58页 |
| ·“5T”预报兑现率长期得不到质的提高 | 第58页 |
| ·区间拦停、故障判断缺乏科学手段 | 第58页 |
| ·管理制度不健全 | 第58页 |
| ·拦停标准不统一 | 第58-59页 |
| ·“5T”系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| 第59-61页 |
| ·挑战 | 第59-60页 |
| ·机遇 | 第60-61页 |
| 第4章 列车滚动轴承故障机理及信号采集 | 第61-66页 |
| ·滚动轴承振动测试实验 | 第61-64页 |
| ·实验对象 | 第61-62页 |
| ·实验装置 | 第62页 |
| ·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62-63页 |
| ·轴承故障模拟 | 第63页 |
| ·系统搭建 | 第63-64页 |
| ·滚动轴承的典型故障和振动机理 | 第64-65页 |
| ·滚动轴承的典型故障 | 第64-65页 |
| ·滚动轴承的振动机理 | 第65页 |
| ·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分析 | 第65-66页 |
| 第5章 振动信号数据处理及特征提取 | 第66-93页 |
| ·数据说明 | 第66页 |
| ·数据预处理 | 第66-72页 |
| ·零均值化处理 | 第66-68页 |
| ·消除趋势项 | 第68-69页 |
| ·平滑处理 | 第69-70页 |
| ·滤波处理 | 第70-72页 |
| ·时域特征值提取 | 第72-75页 |
| ·时域分析方法 | 第72-74页 |
| ·振动信号时域特征提取 | 第74-75页 |
| ·频域分析方法 | 第75-82页 |
| ·频域参数 | 第75-77页 |
| ·傅里叶频谱及特征提取 | 第77-79页 |
| ·功率谱处理及特征提取 | 第79-82页 |
| ·时频分析法 | 第82-90页 |
| ·小波包分析用于信号的特征提取 | 第84-87页 |
| ·包络解调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| 第87页 |
| ·基于小波包络谱的滚动轴承特征值提取 | 第87-90页 |
| ·特征值归一化 | 第90-93页 |
| 第6章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 | 第93-99页 |
| ·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| 第93-95页 |
| ·人工神经元模型简介 | 第93-94页 |
| ·人工神经网络结构 | 第94-95页 |
| ·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 | 第95页 |
| ·BP神经网络 | 第95-99页 |
| ·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 | 第95-96页 |
| ·网络参数设计 | 第96-97页 |
| ·BP神经网络的构建及模式识别 | 第97-99页 |
| 结论 | 第99-101页 |
| 致谢 | 第101-10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2-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