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·项目来源及应用 | 第8页 |
·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静电放电发生器校准的性能指标 | 第10页 |
·静电放电发生器校准的主要问题 | 第10-11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电磁兼容与静电放电发生器 | 第13-23页 |
·电磁干扰的成因及危害 | 第13页 |
·电磁兼容的定义 | 第13页 |
·电磁干扰及危害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电磁兼容的发展与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电磁兼容相关组织和法律法规 | 第14-15页 |
·静电放电与电磁干扰 | 第15-16页 |
·静电放电的特点 | 第15页 |
·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及损害途径 | 第15-16页 |
·静电放电发生器静电放电模型 | 第16-22页 |
·人体模型 | 第16-20页 |
·人体金属模型 | 第20-22页 |
·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静电放电发生器的校准装置 | 第23-44页 |
·原理和特性规范 | 第23-27页 |
·标准中要求的技术指标 | 第24-25页 |
·IEC 最新标准和国标校准参数差异 | 第25-26页 |
·校准参数要求 | 第26-27页 |
·校准装置组成 | 第27-37页 |
·高阻高压电压表 | 第28页 |
·电流传感器 | 第28-35页 |
·衰减器、同轴电缆及示波器 | 第35-37页 |
·校准方法与步骤 | 第37-44页 |
·电压示值的测量 | 第39-40页 |
·第一个峰值电流的测量 | 第40-42页 |
·上升时间的测量 | 第42页 |
·30ns 时的电流的测量 | 第42-43页 |
·60ns 时的电流的测量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静电放电校准影响因素分析及不确定度评定 | 第44-56页 |
·支架对校准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·接地线位置对校准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·环境温湿度对校准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不确定度评定 | 第49-56页 |
·静电放电发生器幅度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| 第49-52页 |
·静电放电发生器时间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| 第52-56页 |
第五章 校准参数分析 | 第56-69页 |
·不同静电放电发生器校准数据对比 | 第57-61页 |
·静电发电发生器电压保持时间 | 第61-63页 |
·放电电流的上升沿 | 第63页 |
·放电峰值电流的振荡电流 | 第63-64页 |
·发生器的辐射场 | 第64-68页 |
·总结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