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1页 |
·论文选题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| 第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2 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基本理论 | 第11-24页 |
·国内外有关产权定义和产权交易理论研究 | 第11-16页 |
·国外产权定义和产权交易理论研究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产权定义和产权交易理论研究 | 第13-16页 |
·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相关概念 | 第16-18页 |
·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基本方式 | 第18-21页 |
·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的操作程序 | 第21-24页 |
3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| 第24-32页 |
·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 | 第24-27页 |
·初步建立阶段(1987年至1989年) | 第24-25页 |
·发展阶段(1992年到1996年) | 第25页 |
·清理整顿阶段(1997年至1998年) | 第25-26页 |
·进一步规范发展阶段(1999年至今) | 第26-27页 |
·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现状 | 第27-30页 |
·交易金额逐年攀升 | 第27-28页 |
·交易品种不断丰富 | 第28-29页 |
·市场制度配套完善 | 第29页 |
·市场监管机制有效 | 第29页 |
·市场平台透明 | 第29-30页 |
·市场服务到位 | 第30页 |
·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机构现状 | 第30-32页 |
4 云南省国有产权交易现状 | 第32-39页 |
·云南省国民经济和国有企业概况 | 第32-34页 |
·云南省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| 第32-33页 |
·云南省国有企业发展现状 | 第33-34页 |
·我省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现状 | 第34页 |
·云南省产管办 | 第34-35页 |
·云南省国有产权交易机构概况 | 第35-39页 |
·基本情况 | 第35-36页 |
·交易方式 | 第36-37页 |
·交易构成要素现状 | 第37-39页 |
5 云南省国有产权交易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| 第39-46页 |
·基础性法规存在一定缺陷 | 第39-42页 |
·国有资产管理的行政规定与现行法规不够统一 | 第39-41页 |
·法规表述不详尽 | 第41-42页 |
·制度体系建设方面 | 第42-43页 |
·产权交易机构建设方面 | 第43-46页 |
·交易品种单一、经营面临压力 | 第43-44页 |
·产交所专业人员缺乏,综合素质亟待提升 | 第44页 |
·信息化建设尚待完善 | 第44页 |
·与转让方的矛盾逐渐显现 | 第44-46页 |
6 完善云南省国有产权交易管理的建议 | 第46-55页 |
·云南省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机遇 | 第46-47页 |
·外环境提供的发展机遇 | 第46页 |
·产权市场本身的发展机遇 | 第46-47页 |
·完善国有产权交易遵循的基础性法规 | 第47-48页 |
·规范产权交易管理制度 | 第48-49页 |
·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| 第48页 |
·加强市场自律和风险防控 | 第48-49页 |
·充分发挥监管部门和省产管办作用 | 第49页 |
·加大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力度 | 第49-51页 |
·建设产权市场是我国财经制度对市场体系建设的制度安排 | 第49-50页 |
·加强产权市场信息化建设 | 第50页 |
·加大市场间综合推进能力 | 第50-51页 |
·创新产权交易市场功能 | 第51-55页 |
·通过股权登记托管为非上市公司服务 | 第51-52页 |
·促进国有产权与民间资本的合资合作 | 第52页 |
·以产权为纽带带动中小企业投融资 | 第52-53页 |
·借助产权市场培育地方企业上市 | 第53-55页 |
7 结论与不足之处 | 第55-57页 |
·结论 | 第55-56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